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甘志峰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岭脚镇六妙小学54105

摘要:由于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已经得到深入的发展,小学教育的新要求就是全面发展和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所以在小学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培养,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潜能不断激发,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自觉的开展数学探究,在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为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措施分析

引言:现阶段由于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实施,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激发,不仅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要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保证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激发兴趣,实现学生快乐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做好的教师,没有任何兴趣的认知都是比较被动消极的,会对学生追求真理的主观意愿进行扼杀,不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地发挥,所以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另外由于学生心理负担较大,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情感充分激发,对他们的兴趣要不断提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像小数学家一样积极开展数学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学习能力。

首先要善于引入生活的活水;数学这门学科和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生活是数学的主要来源。在小学生心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枯燥,同时也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丰富多彩的生活案例适当的引入到数学教学中,这样做的目的能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原来比较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化和具有生命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保证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对人民币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购物经历带入到课堂上,能把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保证教学的生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性。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主要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将其有效的运用到比较系统的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这门学科的活力和魅力,这对小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感受,能对学生多中农感官起到刺激的作用,能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注意力进行全面集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对认识图形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这样才能体现生活中的实物,进一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对学生自学意识进行不断的激发,所以教师要对环境因素的影响给与注重,同时还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与有效突出,进一步我学生营造出科学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大胆质疑,和其他学生能多多的交流,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系徐诶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对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结合班级所有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个体性差异要给与尊重,要根据学生个性对教学积极开展,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只能够获得知识,同时还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对新鲜事物存在较强的好奇心,思维扩散,在课堂上很难集中精力,容易出现分神,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使用的就是满堂灌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机械的传递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课堂上没有有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不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严重的话还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所以结合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对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同时还要转变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对整个课堂时间进行占用,要留给学生充分分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例如:在对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能够有哪些比较常见的三角物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索;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画出两个不一样的三角形,在画三角形时引导小学生怎样才能计算其面积,最后教师要组织小学生使用所学的公式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公式的掌握和记忆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对新知识要主动探索;由于小学生认识世界的范围比较有限,相对抽象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困难。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培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谓,进一步把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效的联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对生活主动联系,对数学知识积极探究。其次为学生打造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比较活泼好动,特别喜欢做游戏,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的模式,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能获得数学知识。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由于自主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欠缺,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引导工作给与高度重视,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学娇.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OL].学周刊,2018(11):75-76

[2]张明.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论述[J/OL].学周刊,2018(11):84-85

[3]鲁娇.提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策略分析[J/OL].学周刊,2018(11):87-88

[4]白全梅.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OL].学周刊,2018(11):93-94

[5]李菊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OL].学周刊,2018(1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