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的治疗方法

/ 1

牙龈炎的治疗方法

姜辉陈婉婷

姜辉陈婉婷(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1治疗原则

牙龈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消除致病因素而建立健康牙龈,如消除菌斑、牙石,以及其他菌斑滞留因素,一般不需要全身用药。

积极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指导并教会患者控制菌斑的方法,推广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正确使用牙线、牙签等工具,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并定期(每6~12个月1次)进行复查和预防性洁治,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1.1牙龈自发性出血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消炎止血。自发性出血患者首先查血,找出出血原因,如由血液系统疾病引起,局部仅做冲洗,牙周塞治止血,避免用锐利器械刺激牙龈造成出血不止,转诊血液科诊治。如由急性炎症引起,先控制炎症,待急性期过后,再彻底去除病因尽快消除急性体征和症状。

1.2牙龈急性炎症或脓肿的治疗原则

(1)首先控制炎症,全身使用足够的抗生素及止痛药,如羟氨苄青霉素与甲硝唑联合使用,螺旋霉素、螺红霉素、替硝唑等。必要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抑制牙槽骨的吸收。常用的药物有芬必得、布洛芬、风平等。

(2)脓肿切开引流,可在脓肿的波动区切开,即在脓肿的最突处做垂直切口,用血管钳扩张排脓。也可通过牙周袋建立引流:用匙刮或超声波洁治器去除龈下牙石及袋内肉芽,使袋口扩大。

(3)局部牙周袋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0.25%洗必泰冲洗后局部置药并使其缓慢释放。通常用对牙周优势菌最敏感的药物,如甲硝唑、洗必泰、四环素,制成的棒条、药膜、糊剂等放入牙周袋内。

2治疗方法

2.1增生性龈炎

(1)增生性龈炎的治疗主要是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施行洁治术,并教会患者控制菌斑。口呼吸患者应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如治疗鼻部疾患,上唇过短者可进行唇肌训练,或夜间戴前庭盾,或在前牙唇侧牙龈涂凡士林以减少牙龈干燥。纠正错抬和食物嵌塞,改正不良修复体等。

(2)局部药物治疗龈袋内可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放碘制剂,或用含漱剂如氯己定以保持口腔清洁。

(3)手术治疗大多数以炎性肥大为主的病例,在去除病因后炎症消退,牙龈形态接近正常,但纤维增生的部分不易消退,影响美观且有碍菌斑控制。对此可施行牙龈成形术,以恢复生理外形。

(4)口腔卫生指导应教会并督促患者控制菌斑,以防止复发,定期到医院复查,酌情再做洁治或其他治疗。

2.2青春期龈炎

青春期龈炎反映了性激素对牙龈炎症的暂时性增强,青春期过后,牙龈炎症可有部分消退,但原有的龈缘炎不会自然消退。因此,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仍是青春期龈炎治疗的关键。通过洁治术去除菌斑、牙石,必要时可配合局部药物的治疗,如龈袋冲洗、局部上药及含漱等。多数患者经基础治疗后可痊愈。对于个别病程长且牙龈过度肥大增生的患者,常需手术切除增生的牙龈。

完成治疗后应定期复查,必须教会患者正确刷牙和控制菌斑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防止复发。对于准备接受正畸治疗的青少年,应先治愈原有的龈缘炎,并教会他们正确的控制菌斑的方法。

2.3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2.3.1局部治疗

(1)及时去除牙间乳头和龈缘的坏死组织,初步刮除大块的龈上牙石。

(2)用1%~3%过氧化氢溶液拭洗,其作用除了机械冲洗外,主要是药物与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接触,释放新生态氧,有清创、止血、灭菌、除臭等作用,并可改变局部厌氧坏境,杀灭或抑制厌氧菌。

(3)清洗后的局部将25%甲硝唑凝胶或2%盐酸米诺环素糊剂等放置于龈沟或龈袋内。盐酸米诺环素即盐酸二甲胺四环素是一种缓释药,l周上1次药,可持续发挥药效1周左右,并能长时间保持有效浓度,可明显改善牙龈疼痛、出血等炎症症状。

(4)给以1%过氧化氢液、0.02%过锰酸钾溶液、口泰(主要成分为氯己定,又名洗必泰)或艾力克(主要成分为聚维酮碘,又名碘复)含漱。洗必泰是双胍类的高效、广谱杀菌剂,可以迅速吸附于细菌表面,改变细胞膜结构,使渗透平衡被打破,胞浆沉淀,从而杀菌。聚维酮碘是一类碘与表面活性剂的结合物,对各种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其杀菌机制为聚维酮碘的表面活性剂可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释放出双原子的游离碘,使胞内物质被氧化而失去活性,从而瞬间杀死细菌。

2.3.2全身治疗

(1)口服青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2~3天,抑制厌氧菌生长。羟氨苄青霉素500mg每天3次,甲硝唑口服每次200mg,每天3~4次,7~10天为1个疗程,替硝唑口服500mg,每天1次,首次服用加量即2g,连服3~4天。

(2)给以大量维生素C、蛋白质等支持疗法。

(3)有系统性疾病者及时给予治疗。

参考文献

[1]赵今,袁祥民,李国庆,等.微波治疗部分口腔常见病疗效观察.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18(4):179-180.

[2]孟焕新.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5-156.

[3]高俊聪.急性牙龈出血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