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3

浅析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莫珊珊

莫珊珊(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中心小学广西贵港53712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间、地区间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随着人口大量地流动,流动人口的“家庭化”现象愈来愈普遍,相应地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也成为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和探讨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社会学理论,对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流动家长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7-0164-02

前言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间、地区间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而组成这批流动人口的大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流动人口在大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就是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过程,即在流动人口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单身外出的方式而以“举家迁徙”的形式进行流动。[1]伴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的大潮,,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现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而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又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为基础的,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教育是人社会化的初始环境,影响人一生的社会化。故本文运用社会学理论,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以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重视和对此进行研究。

一.家庭因素

根据社会学有关理论,父母子女组成的家庭教育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形〔如图所示:△╤○〕根据结构学上的原理,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夫妻间的关系因子女的存在而得到稳定。“人类创造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育问题,使这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可以在社会中生活的分子”[2]从社会学角度看,流动家庭仍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对孩子来说还具有非常强的教育功能。对流动子女来说,流动家庭是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初始环境,但这种初始环境因流动而产生了种种变化。家庭环境的诸多变化对其家庭教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家庭经济收入状况

我国的流动人口绝大多数是进城务工的农民,素质普遍低。据《中国人口迁移数据集》统计,在流动人口当中,文盲半文盲占9.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1.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8.7%,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只占20.4%。劳动力素质较低,也就预示着,他们收入状况不会很理想。[3]其中大多数家庭收入偏低。据调查,上海外来务工农民的平均月工资868元,月工资最高的达2000元,最低的400元。其中,500元以下占2.5%;500—800元的占33.3%;800—1200元的占50.8%;1200元以上的占13.4%。[4]在大城市里,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的低水平的物质生活,很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自卑、敏感。与此相反的,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家长在事业上相对成功,成为雇主、包工及高层管理人员等等,相应的,家庭收入比较高。这部分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则是普遍存这样的现象:物质投入过多而精神关怀不够。在物质上,许多家长尽量满足子女的需求;在精神上,他们对孩子关怀不够,放松甚至放弃对子女必要的关心与教育。长此以往。其子女不能全面健康发展。无论收入高低,流动家庭仍为社会化的初始环境,父母施教是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因此,流动家长不能忽视,更不能放弃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二)父母自身的素质

家长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在前面已提过,大部分流动人口素质偏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已证明,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教育水平高度有关。一般而言,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往往在子女教育方式、方法上更为科学、合理。相反,低层次的文化水平的流动家长,其家庭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往往是不科学、不合理,势必会影响子女的家庭教育。由于流动人口自身素质问题,造成其对子女教育的认识不足、能力不够,忽视子女的全面发展等等,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而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不能单单依靠学校教育,还需要家庭教育的补充。在我们实习中,实习老师对一些流动学生进行家访,发现大部分家长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这是教育上的错误。正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致使流动子女不能全面发展。

(三)父母子女的代沟

根据李军等人对上海市城郊结合部的外来民工子弟小学生存情况调查报告,在调查的学生家长中,从事最低层的商业和服务业工作的人数占最多,大多数流动人口多从事脏苦累活,且劳动时间过长,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再者,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孩子来到城市后,比父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知识和视野不断拓宽,而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在他们眼里就显得“老土”。这样,父母与子女的代沟加深,父母同子女的沟通更加困难了。显然,家庭教育自然无法顺利进行。

(四)家长的教育期望

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从心理学角看,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激励着儿童不断向前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面:教育者的期望对被受教育者有重要影响。[5]在流动家庭中,一方面出于其对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经济收入等等的不满意,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较高,强化子女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方面做的较好。这样,有利于儿童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另一方面,流动家长出于功利化、现实的一面,其对子女的期望值较低。“能认识几个字,能写个信就行了”或学好算术免得将来做生意找错钱。较低的期望,不仅导致家长放松甚至放弃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使子女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对学习毫无兴趣。在学校里,他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尽管他们已接受义务教育,但是教育质量上不尽人意。试问,这样的孩子能全面健康发展吗?根据青少年发展特点,其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靠“他律”。特别是父母,“身教重于言教”,因为儿童易受暗示比较强。

(五)家庭生活氛围

到城市后,夫妻之间在文化水平、思想境界等方面的差异日益突出及其家庭经济开支、教育方式意见分歧等因素,容易引发夫妻的矛盾冲突,导致夫妻关系紧张恶化。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家庭氛围,家中犹如精神监狱,使孩子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容易使孩子形成胆怯、自私、嫉妒、懒散、玩世不恭等不良品性。这样家庭的孩子,其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紧张消极的家庭氛围,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因素

(一)户籍制度

户口管理中国公民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和常住户口与暂住户口等不同身份。仅。这种户口管理对流动人口子女影响非常大,据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适龄儿童在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这表明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只能由他们户口所在地的政府承担;而他们随父母漂泊异乡时,由于没有当地的户口就失去了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户口性质与教育的挂钩使得流动儿童无条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受到了限制,他们无法像当地的儿童那样免费进入公立学校就读,必须交纳一定的“赞助费”、“借读费”。而名目繁多的学杂费对于外出务工的家庭来说更是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这些大部分由农村户口构成的流动人口家庭本身就是城市里的低收入群体,他们没有能力把子女送入公立学校学习,最终的结果是进入收费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简易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或者弃学在家。所以,流动人口子女无法顺利接受适时的义务教育势必增加其对家庭教育的需求。由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缺乏性与不连贯性,其家庭教育显得更基础和重要。

(二)社会歧视

流动人口子女没有“城市人”身份,家乡口音重,普通话不标准,生活习俗差异等问题受到城市人特别是城市孩子轻视甚至嘲笑。在受教育过程中,他们享受不到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在对北京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显示,近25%的流动儿童抱怨城里人看不起他们,欺负他们。[6]

三、关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发现,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挺多的,本人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简要的相应对策。

(一)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出现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与父母自身素质不协调的情况,这就要求父母能不断地“充电”,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与教育能力,。懂得青少年的发展特点,从而改变其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等,让父母与子女相互进步,这是家庭教育中理想状态。

(二)父母要加强和子女思想沟通

尽可能尊重子女的意见和理解其态度,缩小两辈人的代沟,设身处地地站在子女身上考虑问题,改变教养观念、教育方式等。根据青少年的发展特点,不要以绝对的权威去压孩子,而是让自己成为子女的良师益友。

(三)父母要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家庭和睦,家庭成员相亲相爱,为子女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同时,“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要树立榜样,言行一致,教子女学会做人做事。从而使流动子女更好地社会化

(四)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取长补短,构建和谐机制

作为学校方面,公办学校应适当降低收费,尽量接受那些有能力进入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而那些仍无法承担其学费和已超过公办学校接受能力的流动儿童,则允许他们进入打工子弟学校,作为社会方面,要对户籍制度及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不仅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问题,还能使附加在原由户籍制度上的就业、医疗、物价补贴福利和权益,也日益体现其公平性。作为家庭方面,应配合学校、社会教育,填补其教育上的空缺。

综合所述,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远远不足这些,对策也远远非这般简单。这个问题有待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段成荣,要重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00,(5)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90

[3]赵岚,人口流动与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G],中小学教育,2004,(6)

[4]李蓓蓓,上海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研,中小学教育,2005,(2)

[5]林运清,试论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当代教育论坛,2005,(7)

[6]武春玲等,由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