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 1

普外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赵君梅

赵君梅(内蒙古乌海市蒙中医院外科内蒙古乌海016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353-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重要举措。手术会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对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心理观察和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状态,使病人在术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克服恐惧心理,术后迅速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造成手术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患者自身的因素,社会因素和医用性因素。

首先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将手术想的过于神秘,乃至造成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

其次患者在医院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导致患者表现出对环境的不适状态,出现压抑、烦闷的心理。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影响着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有的患者因其自身心理因素,经济状况或家庭因素均导致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

护理措施:

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都存在恐惧、紧张心理,害怕术后疼痛,担心手术失败或死亡。主要表现为术前失眠,烦躁等反应。首先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护士在患者入院时主动向患者作入院介绍,介绍医院环境及规章制度,消除患者陌生感,建立彼此的信任感。每日做健康宣教,了解患者术前最关心、担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让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对他的手术是认真负责的,从而增强信心,消除疑虑。

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后的患者一般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疾病解除的感觉,但由于个体差异,手术后的效果不同会产生术后异常心理,表现为不愿早期下地活动、失眠、食欲不振等。不良情绪后使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减低,影响伤口愈合。患者回到病房后,及时对关于手术后的体位、活动、饮食、各种引流装置放置的目的、位置、注意事项等进行指导,并详细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通过护士耐心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平稳度过术后恢复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我们倡导微笑服务,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