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心理护理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邓珊丫

乐山市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伤口处理病患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伤口处理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后对比在不同护理方法下患者疼痛自评分数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强化了心理护理的观察组病患疼痛自评分数显著更低,且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8%,对照组为86%。结论对受伤患者强化心理干预可转移其对疼痛关注度并改良护患关系。

关键词:伤口;心理护理;疼痛程度

通常需在医院处理的伤口类型受伤程度较为严重,且会造成患者明显疼痛不适感[1],因此在护理中患者往往由于疼痛而引发心情上的急躁、烦躁,从而对护患关系产生影响,并影响着其疼痛阈值以及对伤口清洁、换药等各项处理操作的依从性[2]。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了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伤口处理病患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区间处于34-67,平均年龄(47.37±5.22)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区间处于36-65,平均年龄(47.95±4.28)岁。两组均为外伤所致伤口,于受伤24小时内来院处理,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患者均根据伤口类型、程度、位置实施常规处理及护理配合。观察组除此之外强调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注意力转移

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难免涉及到对伤口的清理,通常会采用生理盐水或特定药水完成[3]。在清理过程中,液体对伤口的刺激会造成明显疼痛感而引发患者抵抗情绪,此时应注意对其注意力的转移,尤其对于伤口程度较深、面积较大、可能造成明显疼痛感的情况,应强调在清洁过程中与患者的聊天,避免其过于专注于伤口而引发疼痛阈值的变化。

1.2.2隐私保护

部分患者伤口位置处于隐私部位,可能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害羞而造成不配合情况。护理中应强调对患者隐私的保护,通过人性化理念的渗入考虑到隐私保护,令患者更愿意接受各项伤口护理操作[4]。具体而言,对于隐私部位的伤口应采用一人一室方式,或利用遮挡帘令患者处于相对独立空间。

1.2.3主动关怀

主动询问患者伤口是否疼痛,在处理过程中以安慰与鼓励性的语言为主,重视双方的相互交流[5]。护理操作中面带微笑、热情大方,耐心倾听患者对伤口的描述。对患者的关,应强调主动性,通过主动询问、主动清洁、主动按压等操作令患者感受到伤口处理的专业性,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以及信赖程度。

1.2.4心理引导

部分患者在来院就诊时并不认为自己的伤口严重到需要到医院处理的程度,表现出对伤口的不重视。实际上,任何伤口,无论大小,若处理不当均存在受感染风险。破损位置皮肤肉芽组织若受损严重,将影响其正常修复。因此应正确清洁伤口并合理消毒,保证肉芽组织在干净的环境中生长。对于不愿接受伤口处理或认为处理操,不重要的患者,需强调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让其了解正确处理伤口的必要性。

1.3观察指标

通过VAS自评量表评估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分值处于1-10分,越低表示痛感越轻。采用匿名问卷调查表方式统计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评分

比较两组疼痛自评分数,显示处于3分及以下的比例比较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一。

表一:疼痛评分对比表[n(%)]

3讨论

需来院就诊的伤口往往程度较重,易造成患者明显紧张感,部分患者由于疼痛导致情绪较为暴躁,易将矛盾点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在临床护理中除常规伤口处理操作外,还应注重对患者情绪的稳定以及伤口处理方式的宣教。

由于患者伤口类型及严重程度的不同,在临床治疗及护理中需具有针对性的处理。例如对于常见伤口而言,可通过碘伏消毒,消毒位置选择伤口外缘4cm左右,确保周边皮肤清洁;对于较大伤口,例如出血较明显或需缝合伤口,应在缝合过程中做到无菌处理,操作时将周围皮肤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若已经出现伤口感染情况,则应早期用药,避免感染程度加重,将感染部位的脓液挤出,消毒液选择碘伏即可;若伤口已经出现肿胀情况,则应吸出肿液,将医用纱布蘸取生理盐水引流,将异常和坏死的皮肤组织清除后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持续性冲洗。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强化了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更低,且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8%,远高于对照组的86%。证实在伤口护理中心理护理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学文.伤口护理中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v.911:358-359.

[2]何育生,黄海霞,高桂英.外科门诊患者不同伤口的治疗及心理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v.10;No.18735:84-85.

[3]高洪霞.探讨伤口护理中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v.1669:387+389.

[4]陈洪芳.外科常见伤口的针对性治疗方法及心理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v.633:185-186.

[5]李金秀,陈正英,刘泽龙.民族地区老年慢性伤口疾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及社区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v.80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