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初探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

刘华东

【摘要】:音乐教学中,我们面对的现状是: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大胆地让学生说不,不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也许能帮你走进素质教育的殿堂。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说不,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批判性接受和创新性发展;教学中大胆让学生说不,也是素质教育形式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音标欣赏创意

1、这样的教材我不喜欢;

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唱歌,但却很少喜欢唱教材中的歌。学生不喜欢课本上的作品不外乎有下面几种原因:①必要的欣赏知识以及相关的音乐理论存储量少,就像只有小学一年级的文化却让他去读《三国演义》一样,没有丰富的“字词”存储,怎能读懂深奥的“经典名著”;②经典作品产生的年代久远,和现在的生活格格不入;③媒体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学生获取音乐食粮的主要途径,而媒体影响的正效应却不容乐观;④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者打消了学生的兴趣。

2、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我爱不起来;

我们上大学的时侯,《音乐教学法》告诉我们音乐欣赏课应该这样上:①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②初听作品,有整体印象;③曲式结构分析,讲解作品;……于是我们毕业后便象一个个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把音乐肢解的支离破碎。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向学生讲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德育渗透,而忽视了音乐的艺术性、审美性。雷默指出:“当艺术被看作是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任何非艺术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教师与其用一种毫无美感的单调手法亦或喋喋不休的枯燥语言向学生讲解《国歌》的历史意义及艺术价值,不如让学生在《国歌》声中仰望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上空,不如让他们感受2000年申奥成功时候的狂喜,不如让他们欣赏刘翔手举国旗跨上领奖台的时刻;我们与其向学生肢解示范《让世界充满爱》,不如播放有关奉献,有关爱心的片子,让学生自己诠释作品。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那么我们老师就是引爆心灵的火焰,本身应该是炽热、强烈而富有激情的,一切枯燥的、冰冷的、麻木的思想和作为只能事与愿违。

当然,掌握作品曲式方面的理论和作品相关的内容是音乐教师必需的基本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教师一定要从“生本位”出发,自己当好导演,学生充当演员,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甚至教师可以故意设计一些“障碍”去锻炼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在真假共存中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3、为什么要我们这样理解?

阅读一本科学著作,学习一个科学原理,人们绝对不能随意加以发挥创作,但欣赏音乐恰恰相反,“欣赏者必须调动自己整个心灵通过审美再创作达到对艺术作品的超越,使艺术欣赏活动成为个人欣赏活动”这也就是说欣赏音乐时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性,那么后人用一种新的思维去分析它便会产生新的历史特性。比如我上《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这首歌时有的学生提出异议,他们说歌词没有时代气息。面对这样的意见,我们是顾及自己的面子一棒子打死,还是鼓励他们继续和自己“作对”呢?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新闻,小学语文考试出题:()的海浪;()的人流;()的森林;标准答案是汹涌澎湃的海浪;熙熙攘攘的人流;一望无际的森林;结果有学生回答:……无比疼痛的人流……面对这样的回答,究竟应该判对还是错,我觉得答案不是那么绝对,标准答案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所以,不要用标准答案去规范学生的理解,有时候我们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4、作者的创意怎么会这样呢?

面对名家的经典之作,我们往往顶礼膜拜,从来没有也不敢产生异议。我们虔诚的态度和服从的品质掩盖了作品的局限,甚至有时抹杀了学生的创新。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是个人经历的缩影,它反映社会的同时又极具有个性色彩。我们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反映。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国外人士称为《关于蝴蝶的协奏曲》,其影响可见一斑。学生们认为《梁祝》的结局大大削减了其艺术感染力,有人问:《梁祝》结尾的音乐为什么是爱情主题的简单再现,而不描述祝英台撞死在碑前,从而留下荡气回肠的千古的遗憾?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当初美神维纳斯在出土的时候就是断臂的,很多艺术家觉得遗憾,就努力的想把她的断臂接上,可是用尽了所有的姿态,却觉得没有这样略有缺憾的感觉美丽,所以,现在流传出来的就是一尊残缺的断臂维纳斯,这样的美不是更永恒吗?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同样,没有批判和否定(求异思维的表现形式)就没有常青而旺盛的生命之树。我们不去自然科学领域去寻找实例,单单从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乐派的交替更迭就足以看出求异思维对音乐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说不,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批判性接受和创新性发展;教学中大胆让学生说不,也是素质教育形式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世纪是一个多彩的世纪,新世纪更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只有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大胆革新、勇于探索,教学中努力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才能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担当起培养新型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