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张贺符会涛

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目的对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80例,对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ICU护理,观察组(n=40)在常规ICU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房环境、病房条件、医护人员管理、侵入性诊疗、交叉感染为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提高ICU病房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院内感染;高危因素

院内感染又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包括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感染和医院内获得并发生的感染。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导致其发生的关键因素,尤其对于ICU病房的患者,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1],自身免疫力下降明显,侵入性诊疗措施的开展,均易造成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有研究显示,ICU病房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普通病房的5~10倍,严重影响了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院对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开展了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ICU护理,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在常规ICU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措施,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8.55±6.8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8.26±6.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危险因素分析①病房环境ICU病房多存在设计布局不合理,且由于病房空间较小,病床较多,造成每张床位的占地面积小于规定面积,造成室内拥挤,辅助空间不足,且病房内各种人员走动频繁,污染较为严重;②病房条件ICU病房内消毒灭菌设备不齐全,洗手装置设计不合理,由于物体表面的消毒是空气消毒的基础,因此须加强病房内物体表面的消毒[2];③医护人员管理ICU病房内的医护人员的工作服清洁频率较低,仅为1~2次/周,且工作服的消毒达不到进入ICU病房的消毒标准,工作服表面污染较多,易发生交叉感染;④侵入性诊疗ICU患者在住院期间通常需要接受引流、导尿、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诊疗措施,而任何一种侵入性操作均会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⑤交叉感染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是ICU病房获得性感染的主要传播机制,其传播媒介主要有导尿管、氧气管、雾化器、床头柜等。

1.2.2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①改善病房环境、设施对ICU病房进行重新划分,设立独立的安静区域和清洁区域,对洁净区、半洁净区、污染区进行明确的划分,病床之间使用屏风进行分隔,区域内配备感应洗手池,并备有手消毒液,病房采用紫外线照射和自然通风进行空气消毒,每月使用过氧乙酸对病房进行封闭消毒1次,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扫,床单位的清洁应做到一床一巾,一桌一抹布[3],严格控制患者家属的探视制度,探视时必须严格穿戴隔离衣帽,换鞋进入ICU病房,尽量减少探视室内人员走动,避免交叉感染;②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对ICU病房内的医护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相关教育,让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预防院内感染对于患者疾病治疗的重要性,端正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各项诊疗操作中应严格执行ICU病房操作规程,操作前正确洗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制度,如对患者进行吸痰时,每次均应佩戴无菌手套,吸痰管使用一次必须丢弃,对接受气管插管、呼吸机雾化器治疗的患者,应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和相关器械的消毒管理,尽肯能缩短留置导管的时间,以降低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③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操作护理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操作,如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越短越好,能不带呼吸机尽量不要上呼吸机,尽可能缩短导尿时间,采用多次间断性导尿,保持泌尿系统的密闭性;④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自身免疫力ICU病房内的患者应规范应用抗生素,一方面降低细菌的耐药性,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一方面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会扰乱人体内环境菌群分布,造成二次感染,对于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日常饮食应以高维生素、高蛋白、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合理应用免疫调节剂,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预防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1.2.2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2.3统计学方法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ICU病房患者多为病情较为严重、合并症较多,需要密切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优质的ICU病房护理服务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4]。本次研究通过ICU病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病房环境、病房条件、医护人员管理、侵入性诊疗、交叉感染为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其主要是由于医院ICU病房设计不合理,医护人员执行ICU病房无菌流程制度不力、探视人员管理不严格、不必要的诊疗操作过多等因素造成的。同时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规避上述的高危风险因素,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病房环境、病房条件、医护人员管理、侵入性诊疗、交叉感染为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提高ICU病房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玲.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和控制途径[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4):180-181.

[2]苗文武,贾海鹰,贾雪.ICU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与预防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0):217-218.

[3]尉晓燕,李京立,李静.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398-1400.

[4]李义琴.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