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雷雨

李光婷徐国红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小学教师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小学骨干教师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条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学习;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条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了解、积累;学习水平是:了解;学习内容是: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词语;前提条件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在阅读中。

教材分析:

《雷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精练,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物的变化。学生学习《日月潭》一课时,已初步学习过按照时间顺序写文章的方法。为将来学生学习了这种按照时间顺序写文章的方法,学习仔细观察的学法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优势: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劣势: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但观察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欠佳。

教学重、难点:

课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分析中指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物的变化。”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多种朗读方法感受雷雨前后景象的不同。

课标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情分析中指出:“学生观察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欠佳。”所以通过对课标和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难点: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用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借助生领读、开火车、编口诀等多种形式的读,学生能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借助指导重点会写“垂”“越”二字,掌握本课生字的结构。

(2)能力目标:通过师演示、生表演、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垂、压下来、乱摆”等字词的意思。

(3)情感目标:通过齐读、男女生接龙读,师示范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文(预设时间5分钟)

1、同学们,讲课前老师先来给同学们看几幅关于雨的图片(蒙蒙细雨、狂风暴雨、倾盆大雨)图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生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生领读、开火车认读词语:压下来等词语。

3、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雷雨的?(板书:前、中、后)

【点评: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雨。复习词语,激活学生及已学知识的核心素养。】

二、创设情境,感悟写法(预设时间30分钟)

1、研读“雷雨前”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1-3自然段,想一想,雷雨前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圈出雷雨前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乌云闪电)生汇报。

(2)谁能用文中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乌云的样子?课件出示:同学们,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压过来,你们知道什么是压?学生上前演示做一个压的动作(板书闷热),你还能从哪里找到闷热的感觉?谁能读出这种闷热的感觉来?老师从你的朗读中也感觉到了闷热。

(3)(多媒体播放大风的声音)

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哦!从文中的哪句话感觉到了风大啊?(乱摆)乱摆是什么意思?(学生上前表演)我们要知道词语的意思,除了查字典外,还可以通过表演法知道词语的意思(副板书:表演法)

蜘蛛怎么样了呢?什么是垂呢?(演示动画)这只蜘蛛和老师手中的的螺丝钉一样,很快就逃走了,这说明了什么?那谁能用害怕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老师觉得这只蜘蛛还不够还怕,谁还能再读一次。

(4)那垂字怎么写呢?(出示课件垂字,指导书写)请同学们跟着跟着老师来说垂的口诀:短撇来当头,一横短又平,一竖站中间,二横最长在中线,一竖一撇左右立,三横长四横短。师范写,生书空。生动笔,师巡视指导。

(5)眼看雷雨就要到来了,课文用了两个词语形容雷电?两个词语是我们学过的那种类型的词语啊?你能说出几个abac的词语?生汇报师:用越….越….说一句话。(副板书多读书,多积累)

(6)那么“越”字该怎么写漂亮呢?生发言,师总结,师范写,生动笔,师巡视指导。最后多媒体展示并点评。

(7)指导朗读。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你有什么预感?(出示课件)齐读雷雨前的来势汹汹,注意读出你的语气。

【点评:通过学生表演,老师示范,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雨前景物的变化。落实了语文新课标中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研读“雷雨中”

一场大雨顷刻将至,让我们一起去目睹这场大雨吧!(播放课件,雷雨中的动画)

(1)你听到了什么?(雷声、雨声)

雨声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从而体现雨下得很急。

(2)你看到了什么?

(3)不一会雨声小了,雷声也小了。课文中哪一个一个词语形容雨的变化?如何读好两个“渐渐”?老师有两种读法,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请你们同桌之间互读,一起来感受一下雷雨中的景色吧!(板书:越下越大(图)渐渐地小了(图))

【点评: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完成发现问题的核心素养。】

3、研读“雷雨后”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七、第八自然段,圈出描写雨后景物的词语。课文中怎样描写彩虹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彩虹像什么呢?(微课展示彩虹的知识)

(2)雨后的景美不美啊?(板书美)雨后蝉和小青蛙在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欣赏雨后的美景吧!

(3)用加点的“挂”“垂”字各说一句话。

【点评:通过微课展示的方法,注重讲练结合。养成初步感知理解新的语言知识的核心素养。】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预设4分钟)

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板书:仔细观察)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要做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

【点评: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的方式,归纳总结本课的知识点。从小养成内化与吸收新知识的核心素养。】

四、布置作业(预设1分钟)

多么奇妙的天气变化,它就像一张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让我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写观察日记。

【点评:拓展延伸写作手法,达到学以致用,很好的落实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写自己想说的话。】

板书设计:

18前乌云(图)闪电(图)闷

雷中雨大(图)变小(图)大

雨后彩虹(图)美

仔细观察

总结点评:

《雷雨》一课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教师通过演示,学生表演,微课展示等教学手段,让学会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知识点也分析的较为到位,教师还注重了讲练结合,真正的把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总评如下:

重点突出,指导到位。课文中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象写得较具体,而雷雨中的景象相对来说写的简单了些。因此,在教学时,雷雨中的景象教师讲得比较少。重点讲的是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象。为了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在每一段课文引入上下了功夫。教师请学生欣赏课件,听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看精美的图片,彩虹,太阳……感受“雷雨后”的美丽。这样教师把学生带进文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领他们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激起他们探究自然奥秘的核心素养。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对“雷雨中”这一环节处理过于简单,如果能引导学生展开想像,教师只考虑到品词析句,指导朗读,引导感悟,而忽略了教材的整体性,教材处理有点散。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应多体现,今后备课还需考虑周全,达到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