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治疗效果观察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探讨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治疗效果观察的研究

王妍

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职工医院皮肤科831511

【摘要】目的: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治疗效果观察。方法:联合组、自血疗法组和药物组,各36例。联合组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8-64岁,;病程3-37个月。自血疗法组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18-64岁;病程4-36个月。药物组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5.2±1.6)岁;病程3-38个月,平均(8.1±0.8)个月。结果: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恶心、嗜睡,头晕等。联合组发生4例(11.11%),自血疗法组发生2例(5.56%),药物组发生5例(13.89%),患者均能忍受,不影响试验的正常进行。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疗法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酮替芬片治疗AICU的疗效明显高于自血疗法组及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6.11%,表明联合治疗可以从机体多方面机制阻断过敏反应的发生,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应答,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自血疗法;药物疗法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AICU)是指各种功能性自身抗体通过与高亲和性IgE受体交联,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而引起的荨麻疹。该病对常规抗组胺药物反应性较差,治疗效果差。本科采用自血疗法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酮替芬片治疗AICU患者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病例选择

1.1.1.1入选标准临床确诊为AICU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病程至少6周以上,且至少还具有以下临床表现之一:(1)患者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或家族史;(2)风团发作频繁且严重;(3)风团主要位于躯干和四肢,而面部、颈部一般不受累;(4)部分患者伴全身症状,如发热、关节痛、消化不良及畏寒等。

1.1.1.2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口服避孕药妇女;(2)已知对咪唑斯汀缓释片或酮替芬片过敏者;(3)有严重肝、肾、心、肺、神经系统疾病者;(4)其他类型荨麻疹患者;(5)治疗前1个月使用过抗组胺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6)未完成规定的疗程及未完成随访者。

征得患者同意后,以就诊顺序分为联合组、自血疗法组和药物组,各36例。联合组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8-64岁,病程3-37个月。自血疗法组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18-64岁,病程4-36个月。药物组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8-65岁;病程3-38个月。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筛选试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常规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5mL,室温静置30min后以4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清0.1mL在患者前臂屈侧作皮内注射,并以等量生理盐水在对侧注射作为对照,30min后观察结果。若血清注射处出现红斑、风团反应,其直径比对照大1.5mm以上即为阳性。

1.2.2治疗方法

1.2.2.1药物咪唑斯汀缓释片,每片10mg),富马酸酮替芬片,每片1.38mg)。

1.2.2.2给药方法第一阶段:每晚睡前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富马酸酮替芬片1.38mg,共1个月;第二阶段:每晚睡前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共1个月;第三阶段:隔天睡前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共1个月。

1.2.2.3自血疗法从患者肘部抽取静脉血后立即在臀部肌肉处作深部注射,每周1次,第1次肌内注射2.5mL,第2~4次每次肌内注射5mL,第5~8次每次肌内注射7.5mL,第9~12次每次肌内注射10mL,12次为1个疗程。

1.2.2.4治疗方案联合组患者给予自血疗法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酮替芬片治疗,自血疗法组患者仅给予自血疗法治疗,药物组患者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及酮替芬片治疗。三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估。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诊,观察患者的复发情况。

1.2.3评分标准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瘙痒情况,风团数目、直径、持续时间。观察指标及瘙痒程度分级评分标准见表1.

2.3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恶心、嗜睡,头晕等。联合组发生4例(11.11%),自血疗法组发生2例(5.56%),药物组发生5例(13.89%),患者均能忍受,不影响试验的正常进行。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AICU是近年来才逐渐被认识和关注的一种疾病,其发病过程有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共同参与,体内可查到抗FcεRIα和(或)抗IgE功能性自身抗体。临床表现与普通荨麻疹比较风团发生数多,分布范围广,瘙痒剧烈,系统症状较常见,常规抗组胺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差。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年版)[1]指出,对ASST阳性或证实体内存在针对FcεRIα和(或)IgE的自身抗体患者,常规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可考虑加免疫抑制剂、自体血清注射或血浆置换。

自血疗法是将患者自身的静脉血抽出后立即注入其自身体内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皮肤科常用于慢性荨麻疹.最近研究表明,自血疗法在治疗痤疮、银屑病、黄褐斑、扁平疣、湿疹、皮炎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中医认为,其治疗原理为平衡阴阳、扶助正气、补血活血;现代医学认为,自血疗法的机制是通过有效地刺激抗原引起不发热的蛋白应激反应,从而引起网状内皮系统反应,刺激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促进免疫应答,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抗体的产生,达到抵御外界过敏原的干扰.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应用比较成熟,其是一个强效、长效、特异选择性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本研究表明,自血疗法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酮替芬片治疗AICU的疗效明显高于自血疗法组及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6.11%,表明联合治疗可以从机体多方面机制阻断过敏反应的发生,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应答,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年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7):514-516.

[2]吴海斌,石家宴,魏旭,等。自血疗法在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疗效中的临床研究[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16(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