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抽吸导管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血栓抽吸导管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何军1杨万双2侯琳1

1.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二科641106;2.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心内科618206

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冠脉介入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抽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指标、出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TIMI及TMP分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段回落率及LVEF值高于对照组,而CK、CK-MB及LVEDD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能有效促进术后ST段回落,减少血栓破裂脱落导致的远端血管栓塞,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栓抽吸;急性心梗;临床疗效;安全性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疗法是急性心梗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但介入疗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导致血栓破裂脱落,因此血栓抽吸可预防脱落血栓导致的微栓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将血栓抽吸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共收治79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直接冠脉介入疗法,随机将7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1±2.7)岁,发病时间(4.7±1.4)h,心功能Killp分级Ⅰ级15例,Ⅱ级17例,Ⅲ级8例,Ⅳ级2例,对照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平均年龄(50.9±2.9)岁,发病时间(4.4±1.5)h,心功能Killp分级Ⅰ级14例,Ⅱ级16例,Ⅲ级6例,Ⅳ级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缓解疼痛、扩张冠脉血管、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行冠脉介入疗法,观察组在PTCA过程中进行血栓抽吸,将导丝直接通过病变部位,将导管置于距离病变2cm处,采用注射器负压反复抽吸,直至血栓完全消失,缓慢后撤导管通过病变部位[1],然后行冠脉介入术治疗。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心肌梗死溶栓实验血流(TIMI)分级、心肌血流灌注(TMP)分级、ST段回落率、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指标、出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TIMI分为0-3级,3级即指完全灌注,0级表示无灌注,TMP也分为0-3级,3级表示微血管可正常进出造影剂,0级表示病变部位造影剂完全无法进入[2]。心电图监测显示ST段相比术前回落超过50%者,即可视为ST段回落率,心肌损伤指标包括血浆血肌酸激酶(CK)及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出现情况包括牙龈出血、咯血、穿刺部位血肿等,当出现腹膜出血、血红蛋白急剧下降或需要输血者可判断为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再发急性心梗、再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不齐等[3]。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TIMI及TMP分级比较观察组TIMI及TMP分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冠脉介入疗法基础上行血栓抽吸,可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改善病变部位血管血流及灌注效果,因此TIMI及TMP分级中3级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介入治疗中破裂脱落血栓被抽吸后,可有效避免微血管远端栓塞,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由此说明,血栓抽吸在提高介入疗法临床效果的基础上,可提高介入疗法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陶志强,宋杰,黄为,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7):761-762.

[2]何小萍,苏少辉,叶健烽.血栓抽吸导管冠脉闭塞段注入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6):27-30.

[3]陈怡粤,余小平.介入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1):2991-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