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护理

/ 1

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护理

张玉芬

张玉芬(辽宁省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12401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1-0439-0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该病发病前多无预感,且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对患者急性期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1、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要点

1.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初期应严密观察血压、呼吸、瞳孔、体温及神志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连续观察不少于24h。

1.2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和量

1.2.1迅速降低颅内压快速输入20%甘露醇和其他脱水药是预防脑疝发生的关键。

1.2.2静脉补液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都有意识障碍,均应禁食水,给予静脉输液,但是高龄患者多具有多种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梗、肾功不全等),如果液体输入过多过快,会因增加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快心率使患者躁动而加重出血,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量并做好记录,为合理用药,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提供依据。

1.3保持呼吸道通畅

1.3.1取出义齿70岁以上患者多装有义齿,当意识有改变时,易松动、脱落而使呼吸道阻塞,因此首先要把义齿取出。

1.3.2吸氧吸氧能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但应注意掌握吸氧的浓度,防止高浓度氧引起氧中毒。

1.3.3吸痰老年患者痰较多不易咳出,为防止痰阻塞呼吸道应及时吸痰,这对防止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吸痰时动作要轻,吸痰管一定要插到位,做到有效吸痰,注意时间不宜过长。

1.4镇静和抗惊厥脑出血急性期可伴有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安定和苯巴比妥。

1.5卧位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不能随意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要轻柔。抬高床头15~30度,一便促进脑部血液回流,避免脑水肿发生。病房应保持安静,避免生光刺激,限制亲友探视,避免情绪激动导致再出血。

2、早期观察与护理

2.1正确观察瞳孔和眼球活动变化瞳孔是受交感神经和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当脑出血或脑疝时动眼神经受压可使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发生改变[1~3]。例如:(1)桥脑出血时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及眼球固定。(2)丘脑出血时两眼球向下方或内下方注视,亦可出现病灶对侧或同侧凝视麻痹,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3)内囊出血时常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症”和“三偏症”,即偏瘫、偏感觉障碍和偏盲。(4)小脑出血时眼球震颤或瞳孔往往缩小,两眼球向病变对侧同向凝视。(5)小脑幕裂孔疝早期病灶侧一过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如病情加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6)枕大孔疝瞳孔缩小后散大。如果有脑疝发生瞳孔变化最早、最快。因此必须认真观察,大约5~10min观察1次瞳孔及眼球活动的变化,为抢救争得时间,但须注意老年患者有青光眼、白内障者可影响观察须注意鉴别。

2.2早期观察意识变化意识变化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脑出血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如小脑幕裂孔疝可表现为清醒躁动嗜睡朦胧昏迷,而枕大孔疝很快进入昏迷。在脑出血急性期意识的变化是很重要的,特别是70岁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且有一定的缓冲空间相对延长一定的抢救时间,但是老年患者神经系统代偿能力低下,应激状态的耐受性降低,对老年患者更应密切观察意识变化。

2.3准确记录血压变化脑出血急性期多伴有高血压,血压越高越会加重脑出血及发生脑疝的可能性,必须及时观察血压,也不可忽视低血压。一般监测血压1次/2h,并做好记录。血压骤升或降低,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损害丘脑下部等处所致,血压过高或过低均提示预后不良,因此调整血压至关重要,一般将发病后血压控制在发病前血压数值略高一些的水平,如原有高血压,发病后血压以上升至更高水平,则所降的数值可按上升数值的30%左右控制。

2.4注意呼吸改变脑出血急性期,由于脑组织缺氧、脑水肿使呼吸发生改变,病情危重时常常出现潮式呼吸、库氏呼吸、双吸气、叹气样下颌呼吸。尤其应注意脑干出血压迫延髓导致呼吸骤停。

2.5观察体温丘脑下部是体温调节中枢。当丘脑大量出血时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如果老年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预后更差,因此要做好老年患者高热的护理。

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不明显,物理降温效果较好。但应注意老年患者肢体活动不灵活、末梢循环不良,用冰袋、冰帽时须防止发生冻伤。

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如得到及时治疗、做好早期护理及观察、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对预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康宁,李露斯.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

[2]史玉泉,周孝达,汪无级.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4-648.

[3]宰春和,王秉道,陈光德.神经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