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塞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老年脑梗塞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李琦

李琦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脑梗塞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脑梗塞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在采用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3.2%(30/4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而言,在护理过程中选择采用综合性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梗塞;吞咽功能障碍;护理干预;效果

老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便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改善,则可能导致发生营养不良、脱水、呼入性肺炎以及体重减轻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疾病的恢复产生极大影响。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使得脑梗塞患者人数逐年呈现出上升趋势,吞咽障碍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所以急需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改善这一症状。本次研究将分析老年脑梗塞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脑梗塞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75.3±4.1)岁;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78.3±4.0)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过SSA(吞咽功能评定量表)筛查存在吞咽障碍,同时存在一定的误咽情况。82例患者经过我院MRI以及CT确诊为脑梗塞,生命体征均较为稳定。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同,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即告知患者入院须知,指导患者正确合理饮食,同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辅导等。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其方法如下:

1.2.1吞咽功能训练

教会患者进行咽部空气吞咽,将棉球用生理盐水蘸湿后冰冻刺激软腭、咽后壁以及舌根等;指导患者深呼吸屏气后发声,从单音节进行训练。对患者的舌、唇以及颌等逐渐进行肌肉训练。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吞咽肌群的力量,指导患者进行磕牙以及鼓腮等训练,防止患者发生误吸情况。咳嗽训练方法为深呼吸后告知患者快速咳嗽,训练时间3次/d,10min/次。待患者吞咽情况有所好转后给予流质食物。

1.2.2进食训练

在对患者进食时要确保病房内的安静。将患者头部垫高,对患者适量进食,若是一次性进食过多可能使患者口中有漏出情况或发生误咽。同时在为患者选择食物时应当尽量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在进食时食物温度不宜过烫,防止对患者食管造成伤害。除此之外,每次进食应当遵循循序渐进,以少增多的方式进行。

1.2.3鼻饲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鼻饲前首先要确保胃管处于胃内,将床头抬高40°左右,在对患者鼻饲时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出现误吸情况,待鼻饲结束后帮助患者取坐位,同时在胃管留置期间要对患者做好全面的口腔护理和咽部刺激,帮助患者提升吞咽功能,从而降低窒息以及吸入性肺炎情况发生,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中分泌物。

1.2.4心理护理

脑梗塞吞咽障碍患者由于无法进食再加之对病情的不了解,会发生恐惧、害怕以及不安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和疏导,告知患者该病的诱发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配合护理。同时告知家属应当尽量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鼓励,提升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吞咽情况,将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患者进食不存在任何困难,吞咽功能完全恢复。有效:吞咽功能有所改善,进食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但不影响进食。无效:患者吞咽障碍情况严重,甚至无法进食。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采用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3.2%(30/4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3.讨论

脑梗塞患者通常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这将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同时有损健康,情况严重时可造成吸入性肺炎或食团噎呛致死等[1]。对患者吞咽肌群运动能力以及舌肌进行训练能够提升吞咽反射灵敏性,同时可以避免和预防吞咽肌群出现废用性萎缩[2]。相关资料显示,若是越早对脑梗塞患者进行训练,越能够更好地降低吞咽功能障碍情况,提升吞咽功能。在对脑梗塞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时要注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价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显得极其重要[3]。

本次研究后发现,在采用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3.2%(30/4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从而说明针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而言,在护理过程中选择采用综合性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俊英,王丽华,王艳艳等.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3137-3139.

[2]马月利.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3-14.

[3]王丽芬,王桂荣,焦林英等.3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1(3):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