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积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作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捏积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作用观察

陆燕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4191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保健中应用捏积疗法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48例选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24)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n=24)采用捏积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低于观察组之91.7%,对比P<0.05。结论在小儿保健中应用捏积疗法可增强小儿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保健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捏积疗法;小儿保健;作用;观察

捏积疗法即冯氏捏脊疗法,在北京地区流传广泛,为有名的儿科外治法,迄今为止已历时上百年。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捏积法主要是用手对小儿背部予以揉捏进而治疗疾病或保健的推拿手法,实用性强,应用简便,价格低廉,简单易行,且有较高的技术成熟度,群众认知度亦比较广泛。该疗法安全且成熟,不会造成任何创伤,故而在儿科中应用广泛,其主要应用领域为小儿便秘、积滞、腹胀以及厌食等,亦可用于儿童保健。本文为详细探讨捏积疗法应用于小儿保健的临床作用,现将小儿48例选为研究对象,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48例选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24)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n=24)采用捏积疗法。对照组14例为男孩,10例为女孩;年龄为1岁~6岁,平均(3.2±0.4)岁;13例厌食,11例缺铁性贫血。观察组12例为男孩,12例为女孩;年龄为1岁~7岁,平均(3.5±0.8)岁;14例厌食,10例缺铁性贫血。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一般方法

观察组行捏积疗法,小儿自然俯卧,可采取舒适体位,将整个脊背暴露,为避免感冒需合理控制室内温度。操作起点为肛门与尾椎间长强穴,食指在后,拇指在前,二者共同配合。食指前推小儿皮肤,拇指与其合力捏起长强穴皮肤,自下而上经过脊背正中督脉,两手交替采用推捏捻放方式,从尾椎长强穴开始,向上捏拿,止于脊背上端大椎穴。结合小儿年龄与体质可重复5遍左右。另可结合小儿耐受性再开始第二遍时添加提法,加重刺激后可强化效果。完成最后一遍捏拿后用双手拇指腹部按揉胃俞、肾俞以及脾俞等穴位,应用按、揉手法。捏积疗法通常开展于饭前或清晨,1次/d,疗程为7d,完成1疗程后休息3d便可开始第2疗程,若为保健可长期坚持。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缺铁性贫血口服20mg/kg富马酸亚铁咀嚼片,3次/d,持续4周;厌食患儿口服1~2片多酶片与1片复合维生素片,3次/d,疗程为10d,持续3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患儿食欲与食量增加,Hb(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判定为痊愈;食欲与适量有所增加,Hb增加不低于10g/L判定为有效;食欲与食量未增加,Hb升高<10g/L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主要应用软件SPSS20.0,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回复:例如总有效率91.7%即为百分比。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9.2%;观察组痊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7%,对比P<0.05,χ2=27.40。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捏积疗法用于小儿保健有较好疗效。

3讨论

我国捏积疗法历史悠久,最早于晋朝时便有记载,主要用于治疗成人腹痛。冯氏捏积疗法主要对足太阳膀胱经与后背督脉产生作用。常言道,“督脉通,诸脉通”,说明督脉与机体经脉均存在联系。足太阳膀胱经亦处于后背,此处有背俞穴分布,可调节机体重要脏腑。背俞穴与脏腑间存在紧密联系,按揉该穴位可对脏腑功能予以优良调节。冯氏捏积疗法直接对肾俞、脾俞产生作用,补肾健脾后可加快津液气血生成速度[2];亦可促进经气运行,加快津液、血液散布与流动速度,使内脏得到濡养,实现气行血和状态。冯氏捏积疗法主要发展自上述理论,通过良性刺激膀胱经与督脉,对经络功能进行调节并对脏腑组织功能予以调整,促进气血运行与生成,实现五脏安和、百脉疏通,治疗内病、防治外邪[1]。

而小儿脏腑较为娇嫩,可迅速发育且生机蓬勃,由此体现出其生理功能、物质基础均处于不完善状态,年纪小生长更快,所需的营养量更大,为此小儿难以有效抵御各类疾病,六淫、饮食等均可侵袭小儿机体。采取捏积疗法即在推拿作用下对机体相应部位进行作用,和胃健脾,提升食欲,以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有效防治疾病,为此在小儿成长发育过程中行捏积疗法可有效保健。而近年来经实验证实,捏积疗法可促使小儿血浆蛋白、血红蛋白以及血清淀粉酶指数有效提升[3],强化小肠吸收能力;还可强化造血功能,加快胃泌素分泌速度,对机体酶活力进行调节。原因在于捏积疗法可对小儿神经节与植物神经干予以调节,在类型多样的神经体液因素作用下促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并对内脏活动予以双向、整体调节,故而可有效防治多种疾病。本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低于观察组之91.7%,对比P<0.05,与文献报道相近[4]。

综上所述,捏积疗法具有整体性与有效性,在小儿保健中应用效果优良,加之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罗伟.小儿捏脊并非人人适用[J].大众健康,2013,(5):106.

[2]范丰鹤,袁安香,尹华等.捏积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483.

[3]梁丹.捏脊疗法配合针四缝在小儿疳积症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2,08(3):87-88.

[4]胡晓玲,王亚妮.捏积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运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3582-3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