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的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的分析及对策

张培林

丽水市括苍职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浙江省丽水市323000

摘要:2005年7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号令),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检验、经营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并明确指出将对不配发劳动防护用品,配发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以及配发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等行为予以处罚。2008年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员研究所修定了《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的选择和要求,2013年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员研究所制定了《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29510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的基本要求、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原则和方法、配备程序、分类、分级及使用范围、配备要求、管理与培训等。

关键词: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1个体防护用品的相关论述

1.1职业病防护中个人防护用品的具体作用

从具体的分析来看,职业病的产生大多是工作人员长期接触了一种或者是几种致病因子,这些致病因子在身体内的不断累计最终将会导致作业人员发病,由此形成了具有职业特色的疾病即职业病。在特殊环境的工作中,积极的利用个人防护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接触人体对环境致病因子的直接接触,这样,人员罹患职业病的概率会得到有效的控制。简言之,个人防护用品其主要的作用是对工作人员形成保护,隔断致病因子与人体的直接接触。

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和使用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2002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防护用品,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从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确保生命和健康的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企业安全责任重大,安全防护工作尤为重要。

1.2影响个人防护用品利用的因素

从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影响个人防护用品利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企业条件。一般来讲,规范化的企业在生产中会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做到“安全第一”,所以如果是在涉及到职业危害的特殊的场所进行工作,企业会按照相关规定做安全防护产品的发放,从而保证作业人员在生产工作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其二是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就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职业病的重要危害,所以在具体生产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就影响了个人防护用品的利用。

2基本定义

劳动防护用品,也被叫做个人的防护装备,它主要是经过生产经营单位,为那些从业人员配备的,主要是保护从业人员,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减少事故的发生所产生的危害以及暴露于职业环境中所受危害的一种个人防护用品以及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在通常情况下分为一般和特种两种类型,这是根据它所使用的周围环境所决定的。

3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的对策措施

3.1从制度上明确劳保用品的各级管理机构和职能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是劳动防护用品的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是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供应管理部门,各单位安全管理的部门是本单位监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的主管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所属的其他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将劳动防护用品的相关管理工作要认真做好,各级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应依法依规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相关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2严格责任追究

劳动防护用品供应商提供不符合质量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各单位应依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限期更换,赔偿损失,并按规定报告安全监察室对供应商进行信用评价,对产生严重后果的,取消其供应资格。劳动防护用品采购供应部门未按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采购与国家和行业标准不符合的劳动防护的用品,要对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未按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或产生非常严重后果的,要对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各单位要认真履行对劳动防护用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和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管职责,发现问题及时填写上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或公司负责人。

3.3严格控制采购、发放、培训和使用环节

公司及其各单位应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相关选择程序、原则、标准,能够与自身工作环境中存有的危害、危害的程度、某种有害因素的种类以及作业环境、作业方式、劳动强度等因素,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防护功能以及效果适用的防护用品,并且以不违背国家、企业标准、办法为前提,制定出适合自身单位实际情况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通过制度约束和广泛宣传、培训,提升相关人员对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自觉意识。

3.4管理部门要适时更新劳动防护用品的范围和标准

随着社会的进步、安全要求的深化,作为基层单位的使用人员最有发言权,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对安全防护工作的诉求,更能影响劳动防护管理的方向,更有针对性。劳动防护管理人员要认真倾听、及时汇总,科学决策以后做出必要的调整。

3.5保障防护用品的质量以及供应

应优先采购品牌、信誉、业绩支撑和具有行业标杆性的生产厂家和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厂家不得低于3家,实行优中选优。首次选中的厂家或产品需经质量信誉评定合格。应采购符合质量标准以及功能的防护用品。对于安全帽、安全带、绝缘类等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选择获得安全标志的防护用品。

3.6从业人员培训

各单位要按标准配备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运用、维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通过职业危害基础知识、事故案例分析的教育培训,促使员工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各单位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对劳动防护用品正确的使用及上岗前相关的从业人员应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自检,确保外观完好有效、部件齐全、功能正常。劳动防护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相关劳动防护用品的具体使用情况,针对一些违规违章现象,严格按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求,加强管理。

3.7个体防护用品的选用

劳动防护管理人员要充分分析本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职业卫生存在的危害和事故风险,对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来确定本单位应该选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规格型号、采购要求以及生产厂家,为单位制定劳动防护用品提供依据,确保本单位所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满足生产需求。

相关作业人员在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时,要根据自身所在的岗位工作的需要进行选定,要把自身岗位所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和一些危险因素充分考虑之后,再选择劳动防护用品,而选择该用品的原则就是要使劳动者能够在自身岗位的操作以及活动中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防止那些安全隐患的出现。

3.8构建公共安全个体防护标准体系

在明确思路,完善机制、体系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技术保障方面的工作。其一,要加速构建公共安全个体防护标准体系。现有的国家标准是围绕职业防护制定的,其技术指标难以满足应急救援要求,不能作为公共安全个体防护标准直接使用。同样的国家军用标准主要是针对进行核化生威胁条件下的军事斗争任务,仅可对传统的毒剂、放射性灰尘以及气溶胶进行有效防护,也不能作为公共安全个体防护标准直接使用。近十几年以来,针对CBRN的防护装备标准,西方及国际机构进行了大量的标准和技术研究,并基本形成了CBRN个体防护标准体系。

结束语

相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的工作中,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是非常重要的,而该用品的配备能够使从业者的人身安全、职业健康得到保障,同时该用品的使用也是使安全生产得到保障,重大事故得到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的分析及对策的论述。

参考文献

[1]任永彬.中国劳动防护用品跨境出口新思维[J].进出口经理人,2017(12):56-57.

[2]宋亚欣,冯淮河.自律劳防企业的跨越之路——中国劳动防护用品联盟产品安全质量评估扫描[J].劳动保护,2017(10):85-88.

[3]王红丽.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系统方案[J].信息系统工程,2017(08):115-116.

[4]刘忠玉.发电厂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工作现状与改善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2017(07):70-71.

[5]吴凌宇.加强劳动防护用品检测的方法[J].中外企业家,2017(1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