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

洪云

昆明市倘甸和轿子山两区雪山乡水务站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的高速发展,对生态的压力也在逐步的变大。我们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用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观念来对生态进行保护以及改造,实现生态环境的友好型发展。本文首先对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做出了阐释;而后重点介绍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并且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做了论述;最后,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使得生态植被得到很好的保护,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改善,充分的发挥水土资源的各项效益。与此同时,水土保持也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生态环境以及治理江河,更好的处理社会、资源以及社会协调的和谐发展关系,使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实现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概述

1、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被许多学者认可和采纳,其中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科技属性、生态学以及自然与经济的协调等方面。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2、可持续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内涵可以包括五个方面,包括空间性、时序性、公平性、需求性以及限制性。空间性,即在地球空间系统当中,人和环境要和谐相处,自然和社会要协调发展,来保持地球空间系统的稳定性。时序性,即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用时间来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协调,从而使经济发展适应资源的承受能力。公平性,即要对资源进行相对公平的分配,不管是国力情况、地区情况还是环境情况,都要保持相对的公平性。需求性,即最大限度的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前提是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情况之下,无论是对精神需求还是物质需求,都要最大限度的满足。限制性,即对当代人当前的需求进行加以限制。

二、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中,包括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预防以及监督、水土保持的法律以及管理这三个方面,其中所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社会、经济以及生态三个方面。

1、水土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发展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内容,相对应的社会效益包括减轻自然灾害和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人口控制,来消除贫困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对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重的地区进行检测,并且建立预警机制;防止荒漠化和水土保持对减轻自然灾害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评价机制与管理体系;积极建立健全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的社会服务体系化。

2、水土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顾名思义,不仅仅要促进水土流失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要保持本身的经济发展,提高对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地区的治理技术,促进其地区的产业化;并且利用当地的水土资源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更好的促进当地产业化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3、水土保持生态可持续化发展

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就是水土保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使其荒漠化地区和水土流失地区得到相应改善。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对荒漠化地区和水土流失地区进行监督和预防,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水土流失的发生;对已经产生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建设生态环境工程,建立人工生态系统。

三、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水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世界各地的不同学者根据世界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对应的研究,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并且本身带有其地域特色。综合来说,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理论、生态经济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自然资源科学理论以及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这几个理论共同构成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为研究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根据每个地域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治理。

四、可持续发展评价概述

1、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内容,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概述,分别是区域空间划分、区域战略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发展能力评估、区域利益协调、区域结构设计以及区域监管管控系统。由这几个方面来共同构成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2、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原则

在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评价的时候,要依据几条原则来进行,根据区域的整体性原则、贡献的最小限制原则、系统空间的联系性原则、区域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原则、区域系统的平稳性原则、区域的震荡节律原则以及要素功能的双向递减原则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准确科学的评价。

五、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政府的各级各部门要对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保持高度的重视,积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的协调机制,并且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亲密无间的合作,共同进步。政府部门要对基本的程序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在后续的工作当中依据可行性项目的设计步骤开展,按照程序进行行政审批,确保工程质量。在此过程当中,也要不断的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管工作,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

(2)政策保障,政府部门在加强保障措施的同时,也要相对应的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政策,同时号召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以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的手段来推动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化良好发展。要不断出台水土保持的文件,建立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管护制度。在水土流失或者荒漠化严重的地区,要加快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化的建设,加大相关的执法力度,做好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化工作的宣传工作。

(3)技术保障,加强对水土保持作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对工作中所用到的机械设备都应该及时的更新换代,保证在技术设施上达到最大限度的高端化。加大对实用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加强对水土保持综合办法的技术普及,保持水土生态的和谐化。

(4)资金保障,政府部门应该对水土保持工作加大财政投资的力度,将其规划到国家基础保障措施当中去,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工进展,设立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对资金进行统一调配,并且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以防止中饱私囊的个人行为发生。

2、开展水土治理专项工作

在水土保持可持续化发展当中,在政府部门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要开展水土治理的专项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水土进行相对应的治理措施,主要从坡跟地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根据每个地区的不同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治理方式,以保障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3、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对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可以有效的检验出上一阶段对水土治理的效果,为下一阶段的治理工作提供相对应的建议。在检测技术上,可以建立网络渠道来进行检测,以科技的手段来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动态检测,保持工作数据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建立地理上的信息系统,建立水土流失强度模式,根据已经建立的数据信息系统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

结语:

我国要加快水土保持可持续化的建设,政府部门要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并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政策机制。促进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翔.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湖北省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丁正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