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Web的石油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对基于Web的石油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分析

周娜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三路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随着石油行业不断发展,石油基础数据增长率逐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管理工作。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石油基础数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进行总结,并从系统体系结构、数据分析和挖掘方法、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四方面,论述了基于Web的石油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关键词:石油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挖掘方法

前言:现阶段,石油行业信息化发展特征极为明显,而且人们对该行业的数据需求不仅仅局限在数据浏览上,还应该对大量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实现相关信息的有效汇总。此种情况之下,如果人们依然坚持使用手工查询后者是电子文档进行数据处理,无法与现阶段管理需求和行业发展相适应。

1.石油基础数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1功能描述

1.1.1用户及权限

在试油数据采集工程中,主要来演于施工单位各个工程处和井下作业企业,而且这些施工部门属于是静态数据的直接来源。整个用户和权限布置,应该以组织管理模式和工作需求为主导,实现多种工作模式的有效部署。站在普通用户账户设计角度来说,具备账户数据表读取的基本权限,但无法对数据库之中的静态数据进行访问。当用户通过应用层身份验证之后,系统会对其身份进行自动识别,并根据安全管理内容来匹配数据库账户,最终实现二次登陆操作。在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过程中,用户身份验证机制会呈现出明显作用,进而实现对身份的有效验证,以此来获取静态数据的访问权限。站在油田发展角度来说,静态数据主要是对油田储量信息和生产能力进行全面反映,保密性极强,而且不同数据信息只能对一些特定用户群体开放浏览权限,避免出现相关数据风险。

1.1.2数据录入格式的确定

在实际数据录入过程中,需要保持资料原貌,不能随意对原资料进行更改。第一,实施错误数据的更改操作,进而实现对备注的全面描述。第二,将地层测试报告以及试油报告等内容展示出来,并将相应数据在试油程序之中展示出来,做好“修改说明”标记。第三,在该软件应用过程中,决不能将上下标化学符号和区间值应用其中,无论是在任何位置,当文字或者是符号无法表达时,可以用汉字对其进行表示。第四,工作人员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应该保持仔细的态度,倘若出现输入错误情况,可以在备注位置处用“-1”进行标记。第五,站在试油角度来说,无论采取任何措施来获取油井资料,只要是射孔井段出现变化问题,试油层会立即出现变化。第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明显的错误修改,如果错误点无法被确定,可以按照原先问题进行输入[1]。

1.2功能需求确定

在功能性需求描述系统展示过程中,主要是为用户和其他系统创造服务条件。另外,整个功能性需求描述,应该将系统用户所有事情进行有效整合,如果是涉及本系统接口和其他系统内容,可以将需求怎样实现的细节剔除出去。站在具体功能性划分角度来说:第一,系统在任何条件下应接收具体的输入信息,这其中还会涉及到相关数据类型和命令;第二,系统在相关条件下产生的输出指令,应该与实际要求相对应,并借助于屏幕后者是打印机进行打印,这其中还会涉及到一些特殊设备,如I/O设备等等;第三,系统应该存储哪些数据,应该以系统应用为主线,这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展示特点。

2.基于Web的石油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2.1系统体系结构

在该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应用的结构类型为B/S体系结构,这也是相关三层体系结构的一种表达形式,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B/S体系结构

首先,在第一层结构设计上,也就是表示层,主要是借助于Web浏览器来实现,该项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中一个是想业务逻辑层发送服务请求,以数据包形式开展HTTP协议传输;第二个任务是逻辑层业务处理,这也是一种用户需求的一种响应过程,可以将最终结果展示出来。除此之外,该响应主要以数据包传输形式为主,实际传输过程同样需要借助于HTTP实现。其次,第二层为业务逻辑层,主要任务就是接受用户请求,通过脚本服务器运行,实现对相关应用程序的有效执行,但在后续操作过程中,需要将静态页面展示出来。一般来说,该项内容主要是对数据库访问接口进行全面利用,进而实现对数据处理请求的全面接收。最后一层为数据层,主要作用就是对Web所提出的请求接受,并做好数据库中数据信息的删减工作。

2.2数据分析和挖掘方法

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而且两个变量和多个变量之间存在明显规律。所谓关联分析,主要指事件和事件之间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从而挖掘出更多的潜在知识。从实际关联规则分析法中可以看出,最为常见的算法为Apriori算法。该种算法的应用核心主要是对性质数据进行多次扫描,之后再根据最小支持度计数,最终得到频繁项集。想要将该算法效果展示出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如下操作:第一,连接步。人们可以将第一次数据扫描得到的信息称之为一阶频繁项集,第二次扫描的信息称之为二阶频繁项集。第二,剪枝步。该项内容属于是上述两种内容的超集,其中涉及到的数据内容可能并不频繁。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该类数据集合进行压缩,并将无用数据删除。除此之外,在实际数据挖掘过程中,聚类分析方式的应用同样显得极为重要,该种方式主要是对子集进行分化,每个子集都拥有一个簇,这也使得簇中对象彼此之间存在相似性,但也存在不相似的东西[2]。

2.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首先是安全管理模块设计,该模块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系统的基本信息,这其中包括说明、数据信息来源以及石油基础数据等等,并做好管理系统维护工作,做到相关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删除。在登录到系统主页之后,人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公告按钮,进入到具体的模块主页之中,该类权限类型主要以普通用户查看权限为主。其次,在设计查询模块设计过程中,主要以石油数据查询、天然气数据查询等内容为主,并做好各个子模块属性细分操作。在各国石油数据查询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石油产量、石油储量和石油消费量等等。如果是查询条件设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数据来源统计工作。最后是数据分析模块设计,从之前数据仓库设计过程中可以看出,石油基础数据仓库之中涉及到很多能演基础数据,这对于九张维表的制作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不同维表涉及到的信息内容不同。在后期应用过程中,人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查询不同维表。

2.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合理的数据应用环境,构建出最佳的数据库模式,以此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站在石油基础数据库管理角度来说,主要包括的管理内容有安全管理、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等等。该系统安全管理和数据查询与数据库功能展示息息相关。站在具体数据分析角度来说,应该以数据仓库功能实现为主,并借助于石油基础数据挖掘,实现对相关函数信息的全面处理。另外,关系数据库属于是数据库设计最为基本的工具,应该以客观事物为主,实现对根本数据的全面描述。

总结:综上所述,在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与低,与实际发展效果息息相关。从现阶段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角度来说,其中还存在很多没有被解决的问题。为此,各个企业需要对石油基础数据管理系统业务需求提高重视程度,之后以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为主,实现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有效完善。

参考文献:

[1]任秀梅.基于海外石油数据基础结合EPDM设计思想建立海外石油专业数据库[J].信息系统工程,2017(11):32-33.

[2]韦博.互联网背景下的石油行业大数据的信息化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4):25-26.

作者简介:周娜(1983.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省南充市人,学历:硕研,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数据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