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

孟莉

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矿产资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说在进行矿山开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保护环境,不能贪图一时的经济发展,而毁了以后的生存条件。本文就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展开了一些谈论,希望对人们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

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1多发生地质灾害

因采石活动形成的边坡坡度较陡,大多数矿山宕面局部呈现倾斜或直立状态,遗留边坡高度普遍较大,边坡节裂对比于普通边坡来说较发育,基岩有裸露情况。所以采石形成的废弃矿群较正常地域来说灾害的发生频率很高。

1.2景观效果不佳,生态环境恶化

采石活动形成宕面岩体裸露,边坡陡峭,山体破碎,没有一个良好的沿线景观格局,对游客来说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对露天采矿来说,破坏矿区原始地形地貌不可避免。特别是开采技术和手段落后情况下,矿产资源规划滞后,矿山开采工作缺乏必要组织管理措施,都使大部分矿山具备这种随意乱采乱挖现象,这就导致了山体环境被严重破坏。

1.3资源严重浪费

对部分废弃矿群宕底而言,土地资源被大量闲置浪费、矿石未被完全开采,这些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且矿山所在地具有大量工程建设项目,周边施工建设项目需大量回填料,但回填使用的塘渣资源十分紧缺

2矿山开发对于环境的影响

1)造成地面塌陷。在进行矿山的开采工作的时候,是非常容易造成地面的塌陷的。由于在进行矿山开采的时候,地下的土质层会变得极其的薄弱,难以承受地面的重量和桥梁的重量的,在长时间的这样作用下,道路和桥梁只会越来越脆弱,所以很容易就发生了塌陷的危险情况。这对于河流和农作物也是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的,严重的时候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这是不能忍受的。2)造成地质灾害。在进行矿山开采的时候,因为技术有限和设备老旧,再加上操作不当,很容易就造成了一些自然地质灾害,比如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状况,这都是极大的影响我们的生命安全的。过度的进行开采,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话,遇到一些自然条件比如暴雨、大风、冰雹等影响,矿体的主体结构难以承受如此恶劣的条件,造成了一些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生命威胁。3)地貌景观会受到影响。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因为人为的原因造成了地貌景观发生了改变,如土地流失、植被减少等现象的发生,土壤的修复能力大打折扣。4)土地可利用资源减少。在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时,对于场地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建厂所需要的场地、开采完毕放杂物的地方,这些都是要用到土地的。因为操作不当或者施工人员的随意乱扔。造成了污染,并且随着渗透土壤慢慢的扩大范围,造成了植被的减少,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5)造成水质的污染。地下水在进行矿山开采的时候是经常遇到的,可能挖掘的时候就会遇到水源,开采的残余废料会慢慢的渗透到地下水的当中,造成了地下水质的污染。6)造成大气污染。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漂浮物和尘土,这些物质对于空气的危害是特别大的,不但影响了空气指数,还不利于施工人员的健康与生命。7)噪音污染。在进行矿山资源开采的时候,免不了大型设备的加入,而大型设备发出的噪音之大,对工作人员和周围的居民都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噪音污染。

3治理方案编制原则

为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和整体性,突出治理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增强管理措施的可控性和目标性,废弃矿群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编制坚持以下原则:

3.1坚持安全与生态统筹兼顾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施法自然的原则,科学根治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消除安全隐患,彻底解决项目区内各废弃矿山所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统筹考虑项目区生态环境问题,加大土地复垦、植被恢复力度,贯彻“绿色矿山”的建设理念,通过实施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和优化矿区生态功能。

3.2坚持保护与建设多措并举的原则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矿山治理要树立科学治理的思路,加大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矿山自身特点,科学制定和合理应用自然修复、人工重建、辅助修复等多种方式,注重矿山周边原有植被的保护。选用乡土树种,提高矿山环境与周边景观的融合度,综合治理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

3.3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需全面梳理与总结当地及其周边废弃矿群治理的优秀做法与先进经验,多借鉴和继承他人在治理废弃矿群问题上的有效治理技术和管理模式,一边加快废弃矿群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一边,合理运用废弃矿群治理方面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使治理效果与本项目区所拥有的重点治理示范区的定位相匹配。

4废弃矿山治理模式

近年来,浙江省矿山环境恢复整治示范工程已初见成效,并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与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省建设的要求相比仍不相称。少数矿山环境整治示范工程未综合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设计最佳整治方案,最大限度地挖掘生态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不同类型的矿山废弃地由于形成原因、形成历史等条件的不同,采取的整治模式也不宜相同。因而设计适合不同矿山废弃地类型的环境恢复整治模式显得十分重要,不仅便于矿山废弃地环境恢复整治的规划和对整治成效的检验,而且可为矿山环境恢复整治的市场运作机制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宁波市沿海南线象山石浦段各废弃矿山周边环境、宕底土地利用情况结合矿山基本特征,遵循安全第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便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对各废弃矿山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地提出了4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按功能划分,可分为新增土地型、生态恢复型、自然恢复型等经济型和综合兼顾型等模式。

总结:矿山资源对于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一定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深入开展废弃矿群地质环境问题综合治理。须遵循消除安全隐患、保护安全环境为优先,符合区域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使各矿区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指南[R].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4.

[2]刘红,等.盱眙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治理模式[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4(6).

[3]冯春涛,郑娟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鼓励政策设计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