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法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法及效果

钱宇锋

钱宇锋

(江苏省海门市正余镇卫生院226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西医治疗慢性鼻炎方法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炎方法的对比分析,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抽选的研究对象是96例单纯的慢性鼻炎患者,对他们进行甲、乙分组治疗,甲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乙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总结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甲组48例患者中,15例治愈,17例有疗效,16例无疗效;乙组48例患者中,21例治愈,20例有疗效,7例无疗效。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治疗慢性鼻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鼻炎治疗西医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98-01

1.前言

鼻炎是鼻腔的炎性疾病,常常是由病毒、细菌等理化因子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症。通常表现为鼻塞、多涕、头昏、头痛等症状,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这种疾病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目前,在慢性鼻炎的治疗上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在此,笔者通过对西医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进行对比,从而以求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

所抽取的96例患者中,男58例,女38例,年龄区间在14-66岁,平均年龄为38岁。所抽取的患者都为单纯的慢性鼻炎患者,他们在临床的表现为鼻塞、多涕且鼻涕通常为黏涕,多成浓黄状,在遇到寒冷空气或是污染气体时,病情有所加重,甚至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

2.2治疗方法

甲组采用西医治疗法:使用雷诺考特喷剂,早晚各一次,7日为一疗程,同时口服西药扑尔敏,每天3次,每次4mg,7日为一疗程。

乙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甲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法,口服中药鼻窦清合剂(该药剂由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黄芩、龙胆草、泽泻、车前子、薏苡仁、茯苓、败酱草、皂角刺、天花粉、桔梗、菊花、丹参、川芎、甘草等组成),每天两次,每次4mg,7日为一疗程。

2.3疗效记录

对每位病人建立记录卡,在出诊和复诊时对病人的身体体征和症状进行记录,每位病人的复查时间为每6个月一次,随诊一年。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一个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鼻窦或鼻窦片的CT照没有异常,且停止治疗后,6个月内没有反复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鼻窦或者鼻窦片CT照有明显的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变,鼻窦或者鼻窦片CT照也没有改善则为无效。

3.结果分析

表1西医治疗法与中西医结合治法

治疗疗慢性鼻炎的疗效对比分析(n,%)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明显可以看出,相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更加的显著。

4.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慢性鼻炎的病因包括很多方面,如致病细菌或病毒、自身免疫力低下、外伤或者异物、急性鼻窦炎等。因为引起慢性鼻炎的原因多种多样,目前西医治疗法并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一般都是给予抗生素、鼻内激素的治疗方法。而慢性鼻炎的治疗周期比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很多的病人往往不能坚持系统的长期治疗,从而致使病变迁延不愈,给很多的患者带了诸多的痛苦。

中医认为慢性鼻炎当属于鼻渊的范畴,而鼻渊的发生,多与湿热关系有关,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鼻渊的发病大多由嗜食肥甘之品,湿热内生,运化失常,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湿热邪毒,循经上蒸,停聚窦内,灼损窦内肌膜而致。故而,临床中药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各种药物组方的中成药为主,其主要是针对湿热蕴积鼻窍的病因。因而,其处方大多含有祛湿排热的组分,如: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黄芩、龙胆草、泽泻、车前子、薏苡仁、茯苓、败酱草、皂角刺、天花粉、桔梗、菊花、丹参、川芎、甘草等。

长期以来,西医多使用抗生素或鼻内激素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而中医则注重排热祛湿,两者在治疗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而这种单纯的中医或者西医治疗方法对慢性鼻炎的治疗都没有很明显的效果。因此,医生若能将两种方法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取长补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这将有效的提高慢性鼻炎的治愈率。

5.结论

通过我们的调查资料明显可以看出,相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组的病人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组病人的治愈率和有效率。这就说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是一种简便,且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赛明,昂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寒地区慢性鼻炎的治疗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6):12-13.

[2]陈科攀,皱纪彬.中西医结合和西医治疗慢性鼻炎的对照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1):2-4.

[3]朱振友.芪味苍耳子汤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