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韩召勇

江苏邳州市议堂中学韩召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乐学不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原动力。

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中,努力探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在讲课中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传统教学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偶尔加上一两件教具的手段,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加之历史具有过去性,只靠文字和语言往往不易理解,学生感到枯燥,上课开小差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创设历史情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创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目睹历史的真实,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这样就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情绪。

例如在讲述“禁烟运动”一目时,可选用电影《林则徐》中的相关画面: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白银大量外流,银荒日重;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查禁鸦片和虎门硝烟等。这样通过再现历史,使学生投身其中,产生强烈共鸣,引起兴趣,从而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二、利用活动课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角色中,激发其自主意识,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

在活动课中,我们从活动的组织到最后的结果都由学生自主探索,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允许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见解质疑,如引导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思维的策源地。

如有位同学尖锐地指出一同学将辛亥革命的功绩扩大化了,其中一句话很有意思:“我们不能说在黑暗的世界里点燃了一盏油灯,就自欺欺人的说这个世界已经变成光明的了。”他们一反教材上的传统观点,提出当时中国革命所能取得的最高成果只能限于此,如果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当时也不可能取得比这更高的成就。虽说略显幼稚和不足,但他们能跳出书本的框架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以往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低,在实施主体性教育中总有点不放心,不敢放开手脚,很难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久了,就会使学生厌倦学习。而活动课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和辩论中产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活动课的成功使我们坚定信念、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成语典故教学,有助于使历史课生动形象。如讲述东汉班超时运用了“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两个成语。又如介绍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用“入木三分”的成语;介绍陶渊明的田园诗,用“世外桃源”的典故;介绍南北朝的民歌,用“代父从军”的典故等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有的老师还巧引毛泽东艺术性语言。毛泽东好引用生活俚语和古语,阐述革命道理。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可以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例如:“根据地之于红军,就像屁股对人一样重要。”当讲工农武装割据一课引用此句时,学生哄然大笑,笑过后仔细品味,发现这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一个不俗的真理,即红军不能只是处在游动作战中,需要像人一样坐下来休息,革命力量才能发展壮大。

在不失雅趣的前提下借用方言、俚语、歇后语、学生中精彩健康的流行语,也可产生耐人寻味的喜剧效果。如讲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时,提问:“恩格斯当工厂主的父亲不让其上大学,是不是让他‘下海’当‘冒尖户’呢?”这一问,把往事与新词联系在一起,新而有趣。

总之,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这不失为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的方法之一。同时,值得提出的是,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改进教法,使教学洋溢着创造气息,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挖掘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