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杨永萍

浦江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对中西药制剂联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方案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3个组的雌二醇(E2)和卵泡素(FSH)变化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三种方法治疗后,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高于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对照组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9例,西医对照组出现11例,中西医对照组出现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比单纯使用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安全性;疗效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绝经妇女出现雌激素分泌减少或分泌失调导致的生理及心理疾病,如血管舒锁、月经紊乱、阿尔茨海默病及心血管病变等一系列症状,其中卵巢功能衰退,生育功能丧失是最显著的变化,卵巢内卵泡衰竭不能继续分泌雌性激素最终导致绝经。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是妇女必经的一个生理过程,但妇女在此期间出现潮热、失眠多梦、心悸、焦虑不安、性欲减退、记忆力衰退等症状,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降低了其生活品质【1】。有必要对围绝经期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得到一个疗效最高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围绝经期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确诊的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的围绝经期患者中选择90例,在征求患者同意后将其纳入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年龄在45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岁;病程为1至7年,平均病程在3年左右。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个组后,三个组患者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绝经期前后出现失眠多梦、阴道干涩瘙痒、小便发黄、大便干结或经期紊乱【2】。西医诊断标准:45岁以上妇女出现月经紊乱或者闭经,出现心悸,失眠,血压不稳,容易激动等;生殖器官萎缩,卵泡刺激素升高,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卵泡早期水平【3】。

1.3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心血管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等器质性病变的,生殖器官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卵巢被切除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4方法中医对照组:使用自拟中药配方滋肾疏肝饮治疗,以水煎服,一天一剂,分早晚服用,连续治疗21天,观察疗效。西医对照:给患者予以单纯西医治疗,口服戊酸雌二醇(国药准字:H20120368),每天一服用一次,每次服用1毫克,连续服用21天。后期进行安宫黄体酮口服治疗(国药准字:H20130376),每天服用一次,每次4毫克,连续治疗7天观察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自拟中药配方的基础上予以戊酸雌二醇和安宫黄体酮治疗,连续服用21天后观察疗效。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各30人,将3个组分别进行中西治疗,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高于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的疗效,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妇女在围经绝期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较不稳定,情绪波动较大,可能导致失眠、心悸等症状,对患者本人及其家人的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妇女机体生理等方面受到影响导致其机体内气不通畅,滋生浊气,五脏淤堵,从而引起失眠心悸,烦躁易怒等症状。治疗围经绝期的根本是利气通湿,润五脏六腑以清除浊气【4】。本研究采用自拟中药配方滋肾疏肝饮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绝经时期生理方面以及精神方面的问题。

现代医学则认为围绝经期是妇女从中年时期向老年时期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个过程中卵巢功能衰退,垂体分泌旺盛,过多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患者机体神经功能紊乱。本次研究中通过给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以及安宫黄体酮来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此方法称之为雌激素替代疗法(HRT),HRT的使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此后在围经绝期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此种方法的毒副作用较大【5】。

本次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予以绝经期妇女适量的雌激素以解决由雌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健康问题,同时服用中药汤剂,用于滋补肝肾,去除浊气,平衡机体内分泌,缓解患者病情。将此方案应用于围经绝期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张瑞雪,杨海澜,籍静茹.611例胎膜早破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1:53-5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62.

[3]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0~321.

[4]EndemannDH,SchiffrinEL.Endothelialdysfunction.JAmSocNephrol,2010,15(8):1983-1992.

[5]管录宇.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4,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