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CD10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CD10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刘杜先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病理科210003)

摘要:目的分析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CD10的表达以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我院近两年行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癌旁肝组织标本各31例,行免疫组化CD10、CD34标记并分析CD10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中的CD10阳性表达率为87.10%(27/31),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6.13%(5/31),两者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HCC组织中CD34单抗标记强阳性的微血管平均数量(21.74±9.14)个/高倍视野,癌旁组织中微血管平均数量仅为5个,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HCC组织中的CD10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呈明显负相关。结论HCC组织中CD10呈明显高表达,可用于肝细胞癌与异型增生的鉴别诊断。HCC中CD10的表达与MVD呈明显正相关,间接提示CD10的表达与肿瘤分化度(分级)负性相关。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CD10;微血管密度;相关性

实体瘤,尤其作为无限增殖的恶性实体瘤具有很强的血管依赖性。对于富血供的肝细胞肝癌(HCC)的抗血管生成或靶向拮抗肿瘤内血管内皮细胞的药物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显示该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近年来,对HCC内CD10的表达研究较多,但结合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免疫组化检测HCC内CD10的表达情况及与MVD的相关性,以期揭示CD10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性肝癌(HCC)、癌旁肝组织标本各31例;所选研究对象术前均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且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为HCC。所选31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6-71岁之间,平均(45.17±1.52)岁;肿瘤直径<10cm20例,≥10cm11例;其中,合并门静脉癌栓者5例,包膜不完整4例,包膜完整27例;术后复发11例。

1.2方法

1.2.1试剂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试剂有:鼠抗人CD10单克隆抗体(克隆号:56C6)、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克隆号:QBEnd/10)、即用型快速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等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2实验方法

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切片。按照SP试剂盒内步骤,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上完成操作。

1.3判定标准

CD10阳性正确部位是胞质,少量为胞膜着色。CD34则以胞质着色为主。以胞质或胞膜清晰显示棕黄色颗粒的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比例作为评判标准,即:阳性细胞数<10%为阴性(-)、10%-25%为阳性(+)、26%-50%为中等阳性(++)、>50%为强阳性(+++)。

MVD值测定法:低倍视野下浏览整个切片,找出每张切片中五个微血管密集区。再高倍视野下进行记数,每张切片共计数五个视野,最后取其平均值。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数据率用(%)表示,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统计学显著检验标准为P<0.05。

2.结果

2.1HCC组织、癌旁肝组织中CD10的表达

HCC组织中CD10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质内,少数细胞胞膜阳性(见图1)。CD10的阳性表达率为87.10%(27/31),癌旁组织的表达率为16.13%(5/31),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

图2肝细胞癌与癌周组织内CD34免疫组化标记(DAB显色,×200倍)

Fig2CD34immunohistochemicalmarker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pericanceroustissue(DABcolor,X200times)

2.3HCC组织中CD10、MVD的关系

HCC中CD10表达越高则MVD数量越多,两者具有明显正相关性。而CD10表达阳性强度及MVD数量与肿瘤分化度(恶性度)呈负相关。

3.讨论

肿瘤存活离不开血供,切断肿瘤的血管或拮抗其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肿瘤细胞“饿死”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的策略[1-3]。

CD10属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相对分子质量为90000~110000道尔顿,为Ⅱ型单链穿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各种组织中,其疏水性氨基酸基侧裂解肽键,可降解具有生理活性的肽,调节生物活性肽局部浓度,抑制肽类递质与受体结合及信号传递,从而参与细胞生长、成熟、分化、增殖、迁移等生理调节过程,在某些病理状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生物学效应。

目前已知CD10在胃、肝、肾、大肠、小肠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4]。于静等[5]研究发现,乳腺癌间质细胞CD10表达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差,肿瘤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率较高。CarlmcgrathS等[6]研究发现,胃癌组织中间质细胞CD10表达不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还与脉管侵犯正相关,说明胃癌组织间质细胞可通过产生CD10降解细胞外基质,并刺激间质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化,从而促进肿瘤转移。

KadotaK等[7]报道,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中CD10在胞膜着色,而肝脏及肝脏肿瘤中,CD10作为毛细胆管标记物,呈特征性小管状、分支状着色,且未在其他肿瘤中发生此特征性着色,提示CD10的表达及着色不同可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起重要帮助。本研究中HCC中CD10的免疫组化染色特点与KadotaK等报道一致,且CD10染色强度与肿瘤分化呈负相关,即CD10表达越高则肿瘤分化越低,恶性度越高。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HCC组织中MVD数量显著高于癌周异型增生组织,CD10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肿瘤分化程度、恶性度及推断预后的有用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刘利平,张悦,刘林森,郭跃华,张育森,鲍世韵.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er2、CD133蛋白的表达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31):60-62.

[2]周永平,华志元,丁文周,戴途.miR-122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J].现代医学,2018,46(06):621-625.

[3]李艳,徐永建,鲍明亮.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上海医学,2018,41(06):344-348。

[4]SasakiT,KuniyasuH,LuoY,etal.SerumCD10isassociatedwithlivermetastasisincolorectalcancer.[J].JournalofSurgicalResearch,2014,192(2):390-394.

[5]于静,张晓莹,房爱菊,等.乳腺癌组织CD10、MMP-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6,56(44):12-15.

[6]CarlmcgrathS,LendeckelU,EbertM,etal.TheectopeptidasesCD10,CD13,CD26,andCD143areupregulatedingastriccancer.[J].InternationalJournalofOncology,2004,25(5):1223-1232.

[7]KadotaK,Villena-VargasJ,NitadoriJI,etal.TumoralCD10ExpressionCorrelateswithAggressiveHistologyandPrognosisinPatientswithMalignantPleuralMesothelioma[J].AnnalsofSurgicalOncology,2015,22(9):3136-3143.

[基金项目]南京市卫计委一般性课题(项目编号:YKK1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