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护理应用进展

/ 3

剖宫产术后护理应用进展

黄秀美

黄秀美(浦北县人民医院产科广西浦北535300)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生命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甚至达70%~80%,大有取代阴道分娩而成为常规分娩方式之势[1]。因此,加强剖宫产术后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母婴安康的关键。现将剖宫产术后护理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剖宫产术后护理方法进展现状

随着医学的进步,护理方法也不断更新、改进,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由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也逐渐转变成更符合人的心理、生理需求的各种护理方法。如奥瑞姆(DorotheaOream)的自理模式、循征护理、温馨护理、舒适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等等。奥瑞姆(DorotheaOream)的自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护理能培养和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促进母乳喂养成功[2];洪普[3]应用循征护理于剖宫产术后,提高了术后护理质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循征护理已经成为剖宫产术后护理的必要成分[4]。温馨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能降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满意度[5]。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其理念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6]。堵敏芳[7]应用舒适护理于剖宫产术后护理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钟丽双[8]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剖宫产术后能明显减轻产妇的痛苦,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产妇术后生活质量和加速康复。总之,不管何种护理方法,目的均为促进产妇早日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2剖宫产术后护理进展

2.1环境护理

为产妇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安全、温馨的住院环境。除了剖宫产术后必备的仪器用物外,保持床单元整洁、平整;应用淡粉红色的挂帘,保持病房温度22~24℃,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允许产妇使用在家惯用的枕头、被子、睡衣;合理安排各项治疗、护理活动,将噪声控制到最低限度,为产妇提供个体化的接近家庭的环境[9],使产妇感觉亲切而舒适,促进产妇身心健康。

2.2体位护理

剖宫产术后传统常规的体位是去枕平卧6小时后随意体位,但由于产妇害怕切口疼痛,平躺6小时后仍然不敢活动,很容易出现腰酸背痛,感觉非常的不舒服,更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特别是骶尾部,足跟部、外踝部等部位,再者,平躺不活动,血液循环不良,不利于伤口愈合,更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张华,朱守敏[10]采取了剖宫产术后6小时,协助产妇改变体位,采取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且1~2h协助改变1次,可减轻臀部长时间受压,防止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褥疮有利于切口愈合和婴儿对母乳的早吸吮,并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宋社英[11]认为产妇术后入病房,头下垫起4~5cm高,使头与躯体平行,只需降低枕头高度,而不必去枕。2h护士帮助产妇早期翻身并根据产妇意愿选择卧位,促进产妇舒适,预防褥疮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陈凌莹[12]观察发现,剖宫产产妇入病房平卧后早期采取随产妇意愿的随意卧位,可增加产妇舒适度,促进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增加乳汁分泌。作者认为,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帮助产妇选择正确而舒适的体位,适时适当有计划地改变体位,满足产妇的习惯及需要,是促进剖宫产术后康复的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

2.3饮食护理

传统的剖宫产术后禁食时间为24~48h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这样不利于促进乳汁分泌及肛门排气,机体得不到及时补充营养,不利于早日康复。从营养方面来说,剖宫产的产妇对营养的要求比正常分娩的产妇要高。因此,对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宜早进食,进食量由少逐渐增多,食物应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多吃汤类食物,如鱼汤、排骨汤、瘦肉汤、猪蹄汤及鸡汤等,合理补充维生素、钙剂、铁剂等,满足机体需要,才能促进乳汁分泌,满足婴儿的需求,促进肠蠕动及机体的康复。张宁,王妮[13]观察发现剖宫产术后6小时肛门排气前进食能及时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淡化产妇角色,增加自身康复的信心,促进乳汁分泌。靳士英[14]经临床观察发现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术后3h进食米粥,可及时补充营养,促进乳汁分泌,同时食物本身直接刺激胃肠道,增强胃肠运动功能,有利于产妇术后早排气。王建英等[15]建议剖宫产术后6h向产妇提供固体饮食,产妇正常饮食恢复时间、泌乳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传统饮食早。

2.4疼痛护理

疼痛是伴随着潜在或已发生的组织损伤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它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射机制[16]。术后切口疼痛可引起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加剧组织分解代谢,可影响伤口愈合及康复[17]。术后能及时减轻或止痛有利于产妇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哺乳,促进早日康复。以往常规的止痛方法是疼痛厉害时口服或肌肉注射一些止痛药,效果不是很好,而且维持时间短。也有人研究采用了放松、暗示、分散注意力、情感支持等心理疗法、气功疗法、舒适护理等等以缓解疼痛[18-19]。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已经普遍使用自控镇痛泵(PCA),按使用方式不同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是一种新型科学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由疼痛时给药转变为疼痛前给药,起到了超前镇痛的作用[20]。但王丽芹等[21]调查发现尽管临床镇痛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镇痛效果却不容乐观。Rawal和Berggren[22]提出的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师为督导的急性疼痛服务体系(NBAS-APS),可充分发挥护士的作用,被认为是目前最佳的术后护理模式[23]。

2.5留置尿管时间及排尿护理

传统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常规留置24小时持续开放。长时间留置尿管不仅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机会,而且降低了产妇自我护理的能力,增强了产妇角色[24]。有人主张术后6h拔除尿管[25],而陶娅莉[26]观察发现剖宫产术后12h拔出导尿管为最佳时间。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术后留置镇痛泵,留置镇痛泵时间一般为48小时,无形中增加了留置尿管的时间,也就是增加了感染机会,且镇痛泵内的药物它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还可通过提高输尿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的张力造成尿潴留[27]。由此,宋碧云[28]认为,于术后48小时,拔出镇痛泵后同时或延长1~2小时拔出导尿管为好;侯天霞[24]却观察发现,剖宫产术后持续镇痛48小时的产妇,无需在停用镇痛泵时拔除尿管。术后36小时拔除尿管,既能避免尿潴留的发生,又可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往拔除尿管是在放尿后及时拔除,往往造成尿潴留而需再次插管,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及感染机会。作者认为,拔管前必须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拔管后督促产妇及时排尿,借助已建立的排尿反射使排尿成功。如发生尿潴留,可用通癃开闭散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方法[29]。

2.6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30]。产妇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剖宫产术后产妇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对自身康复、切口愈合、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的担心顾虑等原因使产妇的心理负担加重。护士应用良好的语言和诚恳的态度主动安慰产妇,告知产妇自身健康、切口愈合、新生儿状况,母乳喂养好处及方法,消除产妇的担心和顾虑,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及安全感,增加树立产妇的自信心,从而使产妇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

2.7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医院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的主要环节[31]。产妇因手术后的疼痛,活动受限以及疲惫和焦虑、紧张的心理,将会影响术后的康复,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32]。传统的护理模式缺乏对产妇进行适时的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对产妇的心理、生理、行为、健康问题进行健康宣教,使产妇能够明白术后早期翻身活动目的和意义,早期合理饮食的作用,掌握缓解疼痛的方法及母乳喂养知识和操作技能及新生儿护理、产褥期营养保健的知识,配合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及时排尿,从而促进产妇早日康复。孙秀丽曾对1200例剖宫产的产妇进行了综合的术后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2]。林晓红[33]等人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而言之,剖宫产术后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对促进产妇康复、提高自理能力帮助非常大。

3小结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的手术,是产科比较大的手术,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加强术后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手术后的护理不能够完全按传统的护理常规去执行,应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促进母婴安康。但仍有不安全的因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以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晓东,王世阆.关于剖宫产的分析与思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0):634.

[2]蔡汝文.Orem自理理论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7):1789.

[3]洪普.循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3.

[4]孙柳.循证护理的展望[J].循证医学,2004,4(3):174-177.

[5]葛月萍,等.温馨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100.

[6]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7]堵敏芳.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3):621.

[8]钟丽双.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术后康复的观察[J].临床护理,2010,48(33):89.

[9]刘春梓,张黎明.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38.

[10]张华,朱守敏.剖宫产术后体位的临床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2,8(4):301.

[11]宋社英.“舒适卧位”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1):141.

[12]陈凌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翻身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30-31.

[13]张宁,王妮.剖宫产术后产妇进食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534.

[14]靳士英.剖宫产术后3h进食米粥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5.

[15]王建英,付文红,龚小华.剖宫产病人术后早期进固体食物对产后恢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8,6(29):2651-2652.

[16]潘丽,罗燕.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新进展[J].中华实用医学,2004,6(3):117-118.

[17]姜蕾.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研究[J].护理学研究,2010,11(1):195.

[18]黄翠丽.病人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研究,2007,21(7):1892-1893.

[19]宋桂霞.疼痛护理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7-8.

[20]曹建平,王春杰.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43.

[21]王丽芹,于莹,刘滨等.局部疼痛量化管理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8):367-368.

[22]RawalN,BerggrenL.Organizationofacutepainservices:alow-costmodel[J].Pain,1994,57(1):117-123.

[23]苏洁,张俊,薛卫斌等.规范化疼痛管理在心脏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7,21(1):135-136.

[24]侯天霞.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尿管拔除时间影响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6,27(7):758.

[25]陈爱梅.剖宫产术后早拔尿管加藩泻叶口服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28.

[26]陶娅莉.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最佳拔管时间探讨[J].重庆医学,2008,37(10):1129-1130.

[27]陈建国,杨宝峰,苏定冯.阿片受体激动药[J].药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3-177.

[28]宋碧云.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产妇拔尿管时间对比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966.

[29]迟金云,张小菊,张锐等.通癃开闭散对术后尿潴留产妇排尿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7,13(22):2071-2072.

[30]陈素坤,周英主编.临床护理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46.

[31]米光明,林琳主编.医院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52-78.

[32]孙秀丽.剖宫产术后健康教育.中国实用医药2010[J].2010,5(17):226.

[33]林晓红,刘丽萍,张秀芳.以家庭为中心开展产妇术后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