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理论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4

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理论初探

孟凡志

孟凡志

摘要: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国防建设始终坚持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接受国防教育培养的这批人才者,是具有大量高质量的科学文化的同时,还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的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因此,高校军事理论教学,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必要时可以为部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创造条件,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意义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8-0053-03

一、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是贯彻和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学校的国防教育,高校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应当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并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质量和效果的进行国防教育,并将课堂教学与训练应结合,为学生的国防教育进行培训和训练活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军事课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学生的军事训练在高校,学校应列入教学计划。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时间是3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至3周[4]。

2、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是目前国际局势发展的需要

世界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存在于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中。国际上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向发展中国家推行他们的西化、分化政策,尤其对于我国的台湾和西藏以及新疆等地区,或进行各种思想方面,政治方面的破坏活动,同时不断窃取各种重要情报。加之中国周边环境也存在较大的各种危机,所有这些,促使我们必须时刻以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目标,提高警惕。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在教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和技能,培养他们随时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而奋斗的思想等方面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3、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现代战争的需求需要的是高质量、高素质的兵员和强大的后勤等预备役力量,而作为专门军事人才培养的军校是不能独立完成这一庞大人才需求的。而普通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顺理成章的要承担起这类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受过军训的大学生是预备役军官的重要来源和战争动员的主要对象”[5]。

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国防建设始终坚持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接受国防教育培养的这批人才者,是具有大量高质量的科学文化的同时,还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的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因此,高校军事理论教学,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必要时可以为部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创造条件,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4、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需要

全民国防观念的确立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高校国防教育,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作为同行业队伍中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他们走向社会,绝大部分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因此,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来抓,有力地推动国防教育的发展,促进国防观念的增强。通过开展国防教育,“热爱祖国,保卫祖国,抵抗外来侵略,培养爱国文化精髓,生生不息,形成优秀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

5、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爱国精神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是国防教育的直接目的,而爱国主义精神是国防意识的核心内容。国防教育内容是有关国家安全防御,它与国家兴衰至关重要,密切相关,能使学生产生最激烈的思想共鸣,激发爱国热情和爱国志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变化与国防形势、国家安全系数、国防教育有着最直接的联系[6]。

高校国防教育可以使学生居安思危,激发民族危机感。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也成为了国际战略格局,这一切,为我们民族的振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在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容易使人滋生麻痹思想,消磨一个民族的忧患意识。纵观影响世界局势,我国在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以及其他重大民族利益问题上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威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居安思危意识,既能进行经济建设,又能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二、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理论

1、国防教育的目标

(1)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观念是构成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志”。加强国防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和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培养和激发公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国防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都能站在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的高度,认识建设、巩固国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公民自觉地关注国防建设,积极主动地投身国防事业,为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而自觉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国防教育在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公民进行国防知识的教育和军事技能的训练。而作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事业,需要先进的现代化知识来武装公民,要他们掌握掌握现代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在思想、精神、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进行教育和武装,使之成为全面适应国防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的军事储备人才。

(3)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从而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国防教育是为建设和巩固国防服务的,这决定了国防教育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是知与行的统一。国家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使其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掌握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最终是为了使公民积极履行国防义务,用实际行动促进国防建设。依法行使公民的国防义务,依照法律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以及支持国防建设等。

2、国防教育的对象

(1)在校学生是国防教育的基础对象。《国防教育法》强调:“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起点,抓好学校国防教育,对于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具有思想奠基作用。学校国防教育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有高质量的学校国防教育,才会有高素质的国民。

(2)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这是我国的三大武装力量,担负着保卫国防的任务,他们国防观念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危。因此,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处于保卫国家安全的第一线,不管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环境下,始终没有放松过国防教育。这项教育,为他们筑就了保卫祖国的精神支柱。我国的民兵是不脱离社会生产的武装力量,是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后备兵员。

(3)党政领导和各级公务员是国防教育的关键对象。党政领导和各级公务员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对国防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国防保卫者和建设者的利益与情感。比如,倘若民政人员不能热心地对待伤残军人,就可能影响青年的参军热情;司法人员依法维护军人及其亲属的正当权益,就可能影响到军心的稳定。不仅如此,党政领导和公务员还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织者。他们所处的位置和担负的责任,决定了他们是国防教育的关键对象。

(4)工人、农民和城乡居民是国防教育的主要对象。工人、农民和城乡居民,是人数最多的群体,是保卫和建设国防的重要力量,因而,也是国防教育的主要对象。工人、农民和城乡居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他们国防观念和国防道德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盛衰。工人、农民和城镇居民国防观念强,具有强烈的保卫国家安全的道德意识,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就会同仇敌忾,全力御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有保证。

3、国防教育的内容

爱国主义、国防理论、国防法制、革命英雄主义、国防知识、军事体育等方面的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7]。同时还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国防教育作为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集中的国防教育,双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统一,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和民族意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军事技能,而且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说,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8]。

4、国防教育的方法

国防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必须有一套最佳的教育方法。国防教育对象涵盖了全国党校在各个领域的成员,国防教育的内容包括理论,精神,知识,技能等方面。国防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国防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这是国防教育的过程优化的关键。

(1)课堂教育

主要在各级党校、军队院校、地方大专院校和高级中学等学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的教育方式,为课堂教育,教育中,对国防教育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提高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和技能。

(2)专题讲座

针对单位各自的具体情况,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可以定期举办国防教育讲座,邀请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周边军事形势、热点问题、国防高科技、高技术战争知识,或邀请老将军和军队离退休干部作有关国防传统教育的讲座等等。

(3)参观学习

组织参观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相关场所,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观看、收听有关国防方面的影片、录像、广播节目等。

(4)短期培训

组织党政干部、工人、学生等人员,在本单位或深入军营参加短期军事技能培训和军事项目训练,掌握基本军事技能

(5)其他国防教育活动

学校的学生会组织军事夏令营,进行防御为主题的活动;在国防教育,可以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的作用,举办广播讲座,演讲比赛,比赛和其他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开展拥军优属,建立军事团体,慰问家属和军人烈属,照顾退伍军人和其他活动;保护军事设施和支持国防活动等。

三、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

1、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历史发展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情况,按照历史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4年),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育活动,号召学生积极投身国防事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这一时期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号召和鼓励学生参加军事干部学校,为巩固国防做出更大贡献为主题,教育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阶段(1955-1957年),根据《兵役法》的规定,开始首次高校学生军训试点。虽然此时的国家转入经济建设为主,但仍然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国防教育。试点工作开展后,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取得初步经验和成绩之后,国防部和高教部正式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关于1956年秋季高等学校军事训练问题的联合请求报告》。第二年秋季,在北京石油学院等16所高校中开始开展军事训练,拉开了高校军事训练的序幕[10]。

第三阶段(1964-1984年),积极组织各种学习军事活动,让学生直接到部队体验军事生活。在总政治部转发的《关于地方人员体验军事生活问题的报告》之后,国家开始要求各高等学校“遵照执行”。在这之后,我国高等院校国防教育基本上采用这一统一形式开始进行高校国防教育活动。也就是每年定期组织在校学生赴军营进行学军活动。

第四阶段(1985-2000年),在全国部分高校实行军训试点,并逐步推广。1985年我国各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高等院校进行军事训练试点问题的通知》,第一批被列入试点的高校有52所,到1995年学生军训试点高校达到了157所。此后,没有纳入军训试点的高校也纷纷开展了军事训练活动。

第五阶段(2001-至今),从这一时期开始,各高校普遍开设军事理论必修课。2001年发布的《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学生军训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2002年6月被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开始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基本依据[11]。至此,军事课开始列入高校教学计划,成为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

回顾和分析我国国防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把高校的国防教育放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上,历年来,我国各高校和许许多多的国防教育工作者们对这一事业呕心沥血,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的步伐在在迂回曲折中不断完善,不断前进。

2、国外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做法

在国外一些国家,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印度、越南等,为国防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建立相应的立法体系,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资金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大纲来改善其他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系统。

(1)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根据规定加强高校国防教育。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军事训练管理系统。美国制定了《国防教育法》和其他法律,建立地方高校国防教育基地;俄罗斯联邦储备委员会最近颁布的军事训练法规和其他法律法规,包括在校学生军事训练、预备役军事训练等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各项规定明确、具体、可行;英国的军队也建立了完善的高校军事训练规则,特别是陆军和空军;而印度大学制度是以“国家科学兵团”制度为辅,预备役部队国防部设有专职机构的理事部门,负责学校招募士兵,高校军事训练等。

(2)为了培养储备和现役军官们作为主要目标。美国、俄罗斯、英国和其他地方高等院校学生军事训练,培养相结合方式来储备和现役军官做为培养目标。美国当地的大学建立的预备役军官训练军团,每年其毕业的研究生军官,2/3的补偿到军队作为国防力量,剩下的进行预订服务;在俄罗斯,各高校根据预备役军官培训计划,作为对军队培养学生的训练从而在地方院校建立了相应的院系;英国建有军官训练军团,负责培训的预备役军官和现役军官职务;印度大学的“国家科学兵团”是培养预备役人员,但是有好几个军事培训学校是培养现役或预备役军官。

(3)组织的基本形式就是进行军事训练。在一些国家,地方高校大学生军训是国防教育的基本模式,有专业培训组织作为地方高校军事培训的“军事学院”。美国的500所大学都有“预备役军官训练军团”;英国的军队在大学成立一个特别的军官训练军团(队);俄罗斯在当地的学院和大学的军事部门,负责执行大学生军训时所有申请培训的大学生,军事训练部门必须签署合同,然后根据合同组织培训。

(4)把国防教育纳入高校的教学正常轨道。美国、俄罗斯、英国、印度和其他国家学生的军事训练作为一个基本形式存在于高校交易体系中。国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正常的教学工作同步。教学机构完善规定教师配置、资金保障、常规管理、课程设置等内容。军事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重视。

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大学国防教育强调国家标准,其目的是在国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以更有效地满足国防企业需求。而中国的国防教育似乎更强调教育的功能,如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功能,这种片面强调无疑在结果上一定程度的削弱国防教育的本质功能。

作者简介:孟凡志,(1970—),男,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军事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军事理论研究(辽宁阜新,123000)。

[参考文献]

[1]杨建平.试论高校国防教育[J].怀化学院学报,2005:45-47.

[2]许义文.国防教育导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石连柱.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82-84.

[4]张正明.加强对高校国防教育立法的思考[J].国防,2005:56-58.

[5]荆文炳.浅谈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77—79.

责任编辑:罗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