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应用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应用的护理体会

汪君袁莉萍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芜湖241001

摘要:总结我院重症医学科29例危重患者应用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的护理经验。29例入住重症医学科大于48小时并实施PICCO监测患者。其中17例患者好转,7例患者死亡,5例患者放弃治疗,PICCO监测技术的应用可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而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有效管路管理,严格无菌操作,严密护理观察,预防并发症,强化心理护理等是成功应用PICCO监测技术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护理;重症监护

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的原理是,通过经肺温度稀释法及动脉轮廓分析技术测量心输出量(CO),胸腔内血容量(ITBV),全心舒张末期容量(GEDV),血管外肺水(EVLW),血液温度(TB),脉搏轮廓心输出量(PCCO)等重要参数[1]。Lieshout等研究提出心脏功能更多的是与容量指标而不是充盈压有关[2]。PICCO监测技术具有创伤小,置管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指导患者容量控制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监测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现将我院重症医学科应用PICCO监测29例重症患者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5年7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大于48小时,应用PICCO监测的患者共计29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7例,年龄26~89岁。其中各种原因所致休克10例,呼吸衰竭及肺部感染6例,多脏器功能障碍5例,心脏疾病4例,农药中毒1例,其他3例。排除入科时间小于48小时已实施PICCO监测患者共计11例。

1.2PICCO监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右颈内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同时在股动脉置入PICCO专用动脉导管。应用PULSIONMedicalSystemsSE生产的容量监测仪附件(PICCO导管包型号为PV2014L16N,压力监测套装型号为PV8115),连接到飞利浦MP20监护仪进行PICCO监测。导线连接完毕后,设定监护仪心输出量界面和测量方法,导管型号将自动识别。患者取平卧位,关闭连接中心静脉主导管的其他静脉通路,在7秒内通过中心静脉主导管匀速注入0-4℃冰盐水15ml,冰盐水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血管外肺水→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PICCO导管接收端。

2结果

29例患者监测期间均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17例患者病情好转,7例患者死亡,5例患者放弃治疗。

3护理与观察

3.1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

PICCO监测作为一项新技术,并发症多,费用昂贵,监测技术要求高,需经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进行监测[4]。为了安全实施PICCO,对科内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首先成立PICCO监测小组,每护理小组具有2年以上ICU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参加,由经过外出学习和监测经验医护负责培训,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和监护操作培训,并将小组成员进行考核至达标。

3.2有效的管路管理是保证监测的基础

将含肝素5U/ml的500ml生理盐水连接压力换能器,维持加压袋压力300mmHg,持续加压冲管。每班次均检查加压袋压力,避免血液回流引起导管堵塞,肝素盐水需每天更换,每班次冲管一次,如有阻力,避免暴力冲管,防止有血栓形成,进入体循环,导致栓塞意外的发生。

3.3严格的无菌操作

动静脉穿刺点敷贴更换,由器械班负责,每周两次;若出现穿刺点渗血、渗液及透明膜卷边或松动应及时更换。三通管每天更换一次,如果出现残留血迹或渗液应及时更换。肝素帽每次使用前应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接头,如果肝素帽内有血液残留,或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均应重新更换。

3.4严密的护理观察

PICCO监护患者常伴有机械通气或CRRT治疗,监测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严格监测患者的出入量,准确监测PICCO的数据,为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而PICCO监测的准确性除了定期校正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动脉压力波形的监测。因此必须注意观察压力波形变化,当发现波形异常时应及时检查导管位置,并回抽管道判断导管的通畅度,以判断导管有无堵塞、贴壁及打折等情况;如有血凝块阻塞导管致波形异常,应及时抽出血凝块以疏通导管;因为空气进入压力换能系统将影响测量准确性,所以应避免空气进入压力换能器系统。

3.5并发症的预防

穿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避免重复穿刺,减少感染、出血、血肿的发生。导管留置期间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情况,感受肢体温度、观察肢体颜色变化、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患者出现肢体凉、颜色发绀、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或两侧搏动不一或双下肢粗细不对称,需注意栓塞危险,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PICCO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天,如患者出现寒战、高热时需注意可能发生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需及时报告医生并留取导管血及外周血培养,拔除导管留取并导管尖端培养。留置动脉导管的肢体应避免弯曲,每次翻身时注意保持伸直,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移位。

4讨论

PICCO监测作为一项简便、微创、精确、连续性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其结果可用于指导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容量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监测。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监测仪的使用,了解监测数据的意义,同时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监测过程中规范校零定标,发现监测参数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尽量减少对测量的干扰,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为临床抢救危重患者提供准确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朱雪芬,王雁娟,张小琴.12例肺移植围术期患者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的护理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17-818.

[2]VanLieshoutJJ,HarmsMPM,PottF,etal.Strokevolumeoftheheartandthoracicfluidcontentduringhead‐upandhead‐downtiltinhumans[J].ActaAn03sthesiologicaScandinavica,2005,49(9):1287-1292.

[3]冯丽钦,陈东玲,展丽元,等.PiCCO在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精细容量管理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23-24.

[4]廖寒.PICCO监测在重症休克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5,(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