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院护理管理问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浅谈基层医院护理管理问题的思考

董新莲

董新莲(云南省大理市凤仪卫生院云南大理671005)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357-0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惠民政策,是党的改变成果的重要缩影。对于方便农民看病就医,减轻农民医药费负担,起到了重要作用。广大农民到乡镇医院就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门诊量大幅提升,住院人次随之增加。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快速普及性与医院护理管理的滞后矛盾也日渐突出。新农合实施近三年来我们发现:虽然乡镇医院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但其背后护理管理的不适应性也逐渐显露。

1存在的问题

1.1优势分析

(1)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前提,是确保护理安全,锁定护理质量的基础,护理质量作为医疗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水平。因此,合作增加和分配临床护理人力资源将成为重中之重。很多护理名著资料显示,护理人员配置与患者住院日,医源性感染和抢救失败率等措施高度相关,护理人员数量与护理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是医院的战略性资源,护理人员资源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曾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与组织的各项结果有广泛的联系,诸如临床治疗政策,护理人员的更替,护士疲惫感,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安全度,这些都有助于加强组织自身竞争力或者是竞争优势有关的人力资源结果。

(3)人力资源是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征,不断获得人力资源,对其进行整合,调整和开发,并通过有效的激励与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因此,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4)护理人力资源是科学发展的动能,决定着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与前景。护理学科的发展必须合理有效的使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慧和潜能,提高效率和效能。

1.2劣势分析

(1)临床护士短缺,工作负担过重。医护比例失调,这就使本来缺编的乡镇医院更加雪上加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发展需求相差甚远。临床护理专业性很强,具有不可替代性,再加上护士夜班多,生活不规律,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严重影响了护士职业发展,也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广泛开展埋下了隐患。

(2)尽管护理专业在不断发展,但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未被社会、医护管理者所完全认可,护理工作常被看作从属于医疗工作,甚至有人认为在医院是“以医养护”,因而医院领导在考虑降低医院运作成本时,首先想到的是减少护士人力成本。

(3)制度不完善,职责不分级。由于基层医院管理的缺陷和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出现了护士长的管理,本应是整个护理管理的关键,护士长的精力,应该在护理制度的制订完善上,人员的组织管理上,护理质量的监控上,护士风险的防范上等。而目前护士长的工作内容与普通护士有质的区别,常规的护理与治疗是整天的工作。

(4)专业水平不高,整体化护理薄弱。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大多是低年资,低学历,临时聘用护士。缺乏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再加上操作不规范,质量监控不力,其专业水准不高,专业素质不强,因此,基层医院的护士应向全科护士方向发展,整体化护理应是工作的重点。但鉴于护士经济现状,开展整体化护理成了工作的难点。

2对策与设想

2.1将护士人力资源调查情况向全国各医院通报,使卫生管理部门及各医院的领导了解护士缺编的现状,并将护士缺编所致的护理质量下降。医疗安全难以保证的相关信息通过简报、研讨会、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向有关领导传递,呼吁全国各级领导重视护士缺编情况。

2.2运用多种培训,推行整体化护理。基层医院护士每天要面对千差万别的服务对象,除了要将临床护理中的基础护理技术应用外,还应掌握如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等多种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可由主管单位开展,医院本身可选派年资较长,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到上一级医院进修取经。

2.3重塑管理队伍,改变管理者观念。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是我国公有制医院面临的当务之急。医院就要充分发挥素质较好的管理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