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

井彦光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建筑结构相比,它更加体现了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的重要性,全过程要求标准化、规模化、施工化、集约化。工业化建筑体系下,建筑单位要不断加强设计标准的协同化,通过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解决传统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等现实困扰,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提升和规模化发展,可以促进建筑市场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

简要理解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就是在施工现场完成工厂预制构件的装配和加固,这是结构类建筑中相对方便快捷的一种。其优越性除了施工时间短,且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外,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解放部分劳动力,这对于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下,应用比较广泛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种类主要包括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以及骨架板材建筑,这些具体形式体现了建筑行业在工业化水平上的提高,于行业内部来说,技术改造是实现行业稳定发展的根本。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建筑着眼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随着国家不断提倡城市建设,该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也被社会各界所看好。

2应用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介绍

2.1提高资源使用率

预制外墙板技术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中较为常见,它的高效利用能够降低外墙板的使用数量,同时实施该技术所应用的叠合板阳台还可以减少木材和钢材的使用量。据业内估计,木材的节约量可以达到四成左右,大大降低了木材的投入成本。与此同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效地节约了建筑材料,并且减轻了建筑垃圾的污染,为企业降低了废弃物的再处理成本,从根本上合理地控制了工程资金投入。

2.2节约时间成本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构件大量采用标准化、工厂化制作,施工现场安装的施工工艺,大幅度地缩短了施工时间。传统建筑在完成主体结构后,会进行封顶,1~2个月后才能够进行窗洞剔凿、楼面及屋顶防水、副框收口等工作。但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来说,在预制外墙板阶段,就为墙面安装外窗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其预留了符合规格的木砖,一旦主体结构封顶,马上就能够实行外围封闭。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在此工序上就节约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而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还为提前插入室内砌筑创造了便利条件。

3预制装配建筑的快速施工技术

3.1工期控制

预制装配建筑施工周期短主要是因为施工系统协调方便的优势。在一般工程中进度和质量以及成本都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目标,他們之间形成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影响施工系统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工程质量、成本等都是施工速度快的重要原因。在分析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组织方式、建筑体型、PC构建生产供应方式等这些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之后发现,要想保证施工进度一定要保证和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保证建筑的标准化以及质量要求。快速施工一定要保证功能能够达到和满足质量标准。主要是工程等级以及规范、技术要求。

第二,保证工程安全。快速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可以满足工程自身安全,主要是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三,保证建筑成本限额。控制好成本,保证投入在预算成本范围之内。在满足上述条件之后,施工主体在管理中主要施工预制转配施工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实现施工速度的提升。依据预制装配施工流程,项目一定要使用进度技术方式保证施工系统快速完成施工。

3.2快速施工技术方式和施工管理方式

第一要满足施工中需要的各种资源,确定好施工对象在施工系统内需要的时间。第二,规划好施工中空间冲突要进行串行工序时间。第三,减少施工系统中以及管理技术中不必要的时间限制和重复计算,主要是减少决策时间,缩短信息传递时间,减少返工。第四,充分挖掘潜在时间。施工中设备生产能力是一定的,但是所有设备都是人工操作的,同时施工中会有众多手工工序,例如现浇节点作业和吊装作业,可以使用激励的方式充分挖掘施工人员的潜力,提升施工速度。这样在满足空间条件减少冲突条件下,增加施工资源,争取施工时间,主要是并行施工和工艺再造等这些技术。

3.3预制装配中的内剪力墙施工

要想提升施工质量,促进抗震等级的提升,一定要保证预制构件之间的链接。在预制建筑施工中,对于构件可以使用螺栓有效连接,同样也可以提升连接精度。同时,进行预制件安全施工中,一定要重视下层板插筋,之后延伸如墙体内部预留的螺栓孔内。在安装中第一要将水泥灌入螺栓孔内,之后使用螺栓进行固定,这种方式才可以保证剪力墙和螺栓之间的固定,完全达到整体有效性。在预制施工中,构件中心位置设置好剪力墙螺栓,可以方便以后施工,提升剪力墙整体结构稳定性

3.4预制构件吊装施工

在预制构件的吊装作业中主要分为两种系统。第一是湿式系统。湿式系统中主要环节为:放样、预制吊装、大梁吊装、小梁吊装、楼板吊装、外墙吊装、楼板吊装、现浇和电机安装、楼板灌浆。在湿式系统内墙板安装主要是锚筋要插入叠合现浇层。浇筑楼板时要将楼板上部和结构使用的现浇方式进行,下部使用铁件连接,之后可以预留滑动空间,方便之后地震时晃动。第二是干式系统。主要吊装顺序为,放样、柱的吊装、大梁吊装、小梁吊装、楼板吊装、阳台板吊装、楼梯吊装、现浇和电机配置、灌浆、完成结构体、外墙吊装。

4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4.1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工厂预制和现场组装施工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施工单位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难点的掌握可以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减少因质量问题返工的问题,可促进建筑质量的提升。

4.2在装配式建筑构件出厂时,施工单位必须对相应的构件进行技术指标的认定,相关构件通过质量合格验收后方可进行出厂。在构件运输过程中,需要结合运输距离、运输体量等因素进行运输方案的合理制定。对于边角易磨损的构件,需要对相关部位进行保护。在构件运输到指定施工现场时,在构件堆放仓储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保障管理。

4.3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组装,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建筑特色和施工环节等众多因素进行优化设计,在减少组装繁琐工序的同时,要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结构安全性,不断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验收技术提升。

4.4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建设单位需要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从业主需求选购、定制设计、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等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可以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快速提升。

5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带动建筑市场的革新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水平的关键要点,先进合理的设计流程和组装体系是装配式建筑长期稳定发展的可靠保障,相关建筑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提升可以全面促进装配式建筑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齐宝库,王丹,白庶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17,37(05):128-130.

[2]康顺年.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门窗,2018(08):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