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唐娴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唐娴颖

唐娴颖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科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将患者双盲的原则均分组。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的急诊抢救程序,而观察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抢救护理流程的同时采取优化的就诊护理流程,对比和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及家属对抢救过程的满意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两组入院评估病情时间,检查时间,抽血化验时间,治疗时间及抢救总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和再PCI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显著减少抢救和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的机会和患者及家属对抢救过程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护理;常规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急诊内科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急症,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死亡率极高[1]。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已形成共识,但是如何赢得抢救时间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仍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2]。急救护理伴随整个抢救过程,如何将护理过程更加合理化、更加有效化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极其重要的[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医院急诊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4];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患者年龄55~83岁,平均(68.1±0.5)岁;病程30min~2h,平均病程(45±12)min;梗死部位:梗死部位在前壁患者20例,在广泛前壁患者5例,在侧壁患者5例,在下壁和后壁的患者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54~84岁,平均(68.0±0.6),病程30min~2h,平均病程(45±12)min;梗死部位:梗死部位在前壁患者,15例,在广泛前壁患者8例,在侧壁患者7例,在下壁和后壁的患者10例;所有患者既往都有冠心病病史,其中伴有高血压病28例,糖尿病39例,三者均患有的患者为13例。2组患者均无急诊溶栓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禁忌证。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人员配置、技术熟练程度方面比较无差异,2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比较相当。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就诊护理流程,接诊后对患者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具体操作为:由急救中心发出出诊命令,120急救人员随急救车到达现场,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常规的急救护理包括吸氧、心肺复苏等,到达医院后接诊护理,协助医生处理,给患者吸氧和建立静脉通路。给患者立即抽血化验相关指标,行多导联心电图,接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然后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协助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做好进一步治疗的准备。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具体包括:由急救中心发出出诊命令,120急救人员随急救车到达现场,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常规的急救护理包括吸氧、心肺复苏等,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然后通知医院急诊做好接诊准备,到院后立即通知医生接诊,启动急诊关于急性心梗患者的绿色通道。即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然后给予吸氧、抽血化验相关指标,行多导联心电图,接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再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根据接诊医师的医嘱进行处理,协同患者家属办好住院手续及急诊手术,做好下步治疗的准备。(1)完善接诊前相关准备工作:护理人员接到120人员电话后应立即做好急救准备,必要时与患者家属进行联系,了解患者病情、表现,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处理,比如对于既往有冠心病病情的先指导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呕吐的患者头偏一侧防止窒息;嘱咐患者家属不要搬到患者,根据患者家属讲述做好急救准2)急诊接诊后立即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给予吸氧,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行多导联心电图,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同时通知相关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再次评价患者病情状态,根号患者病情进行相应护理监护;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以防增加心肌耗氧量;(5)指导和协助患者家属办好住院手续,为患者赢取抢救时间。

1.3观察指标

对比和分析2组患者入院评估病情时间、检查时间、抽血化验时间、治疗时间、抢救总时间、复发率和再PCI率(急救手术并发症)等方面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救措施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入院评估病情时间、检查时间、抽血化验时间、治疗时间及抢救总时间等方面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预后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和再PCI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临床急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其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特点,治疗上讲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2]。如何能够尽早地挽救患者的生命,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足够的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其关键环节还在于在急救护理和治疗的过程中。以往的急诊护理流程,缺乏统一性,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无具体的分工,而护理人员缺乏严格的时间观念和护理目的,仅仅是完成医师下达的治疗医嘱,缺乏工作主观能动性,不能极大程度的为抢救赢得时间[4]。优化后的就诊护理流程明确各岗位护士的职责,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将所有的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做到制度化和程序化,这样可以充分减少时间的浪费,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创造时间,而且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优化后的护理流程让护士更加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使各个护理环境紧密衔接,相互配合。本研究发现,这充分说明将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有利于及时了解和处理患者的病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的机会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6):13,15.

[2]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0.

[3]陈璐,陈湘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2):482-483.

[4]范锦娣.急救护理路径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