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方兴元

贵州晴隆县第二中学方兴元

新课程改革需要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但一些初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感到迷惘,跟不上新课程改革要求,不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编制的意图,甚至不少教师理解有失偏颇,由此而对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提倡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教学活动,因此建立全新的科学的新课程改革认识体系,运用好科学的新课程改革认识体系来指导教学实践尤为重要。

一、新课程中老师如何“讲”的认识

最近,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作注意的话,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

“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它们之间不能简单划等号,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在中学里,教师也应该逐步少讲,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到中学毕业的时候,学生如果完全可以自己学了,那才是真的毕业。”主要是我们如何应用好“少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讲”,有利于培养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讲。

从以前教师的繁琐分析到现在教师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加上精当的评点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加上启发引导,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加上精妙的点拨,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我们不能当讲的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去挖掘体会,这样的教学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也不得学生的发展。课堂上的“兵教兵”运用得当,固然有效,但教师大多还是能见学生所未见,思学生所未思。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

二、新课程改革课堂上如何“合作学习"的认识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全是学习好的学生一统“天下”,学习差的学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领会合作学习的精髓,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应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认识性,我作如下几点建议:

1.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

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然后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三、课堂中如何对“问”的正确认识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

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所思所见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早在几千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的适时启发,才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门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该考虑: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我认为:提问题,首先要讲究实效。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像前面提到的诸如“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或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

另外,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要有趣味性,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

总之,课改是带有革命性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奠定了基础。作为教师,尤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一定要认真认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