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联合健脾化积汤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83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捏脊疗法联合健脾化积汤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83例

吴琼吴发宏

吴琼吴发宏(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中医医院744600)

【中图分类号】R4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226-02

【摘要】目的研究以捏脊疗法联合口服中药自拟健脾化积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以捏脊疗法联合口服中药自拟健脾化积汤治疗,对照组用补充维生素类、锌制剂、钙制剂及适量促进消化药物如多酶片等治疗,疗程均为4周,停药2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17%,对照组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捏脊疗法联合口服中药自拟健脾化积汤治疗小儿厌食症,互相协同,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同时小儿也容易接受,疗效确切,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捏脊疗法口服中药联合治疗

厌食症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若不加以有效的治疗,日久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免疫力减弱等,从而为多种疾病的发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以往应用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有些病人效果不显著,笔者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捏脊疗法联合口服中药自拟健脾化积汤治疗小儿厌食症8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厌食症患儿163例,年龄在1~12岁,患儿均有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所有患儿均消瘦、多汗、睡眠不佳,重则贫血貌。患儿中有锌、铜、铁缺乏者42例(25.8%),锌、铜、铁正常者121例(74.2%)。将163例患儿采用单盲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3例患儿中,男42例,女41例,1~3岁22例,3~5岁36例,5~7岁14例,7~12岁11例,平均年龄3.7岁,病程平均2.3年。对照组80例患儿中,男37例,女43例,1~3岁19例,3~5岁35例,5~7岁15例,7~12岁11例,平均年龄3.6岁,病程平均2.2年。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相关标准执行[1]。

1.2.2西医诊断标准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相关标准执行[2]。

1.2.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12岁;③排除原发性免疫缺陷及合并肺、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补充维生素类、锌制剂、钙制剂等药物,同给予适量促进消化药物如多酶片等,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2治疗组

1.3.2.1捏脊疗法由我院儿科中医治疗室人员操作。患儿取俯卧位,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每次反复捏6遍,每天捏1次,每周治疗5天,2周为1疗程,连做2个疗程。

1.3.2.2口服中药自拟健脾化积汤(苍术9g,厚朴9g,陈皮3g,半夏6克,茯苓12g,桂枝9g,白芍9g,沙参12g,连翘6g,佩兰6g,槟榔6g,莱菔子6g,炙甘草3g)治疗,由本院中药制剂室煎药机煎制成袋,100ml/袋,每付药煎成200ml。1~3岁者,20ml/次,3次/日;3~5岁者,40ml/次,3次/日;5~7岁者,60ml/次,3次/日;7~12岁者,80ml/次,3次/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部分拟定。

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

好转: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

无效:食欲未见改善。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163例患儿的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2月,结果如下: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61.44%,总有效率为95.1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8.75%,总有效率为62.50%。2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脾常不足。小儿厌食症的原因,有因喂养不当,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有因胃阴不足,食物难以腐熟,津液无以化生,从而厌食;有因中气虚弱,脾胃失健,以致消化、吸收、传导功能失常,纳食不振、不思饮食;有因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父母宠爱、多吃零食、偏食,影响食欲;有因环境改变、教育方法不当,强迫进食等,致小儿产生精神压力,情绪改变,影响食欲。小儿厌食症,中医临床虽分为脾胃虚弱、胃阴不足、食滞内阻等多种证型,然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该病的多种证型同时存在,其病机关键为脾胃虚弱、食滞内阻,治疗以健脾、养胃、助运为主。捏脊疗法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阴阳之功能,通过捏脊,可使患儿的气血营卫及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自拟健脾化积汤中,以平胃散加佩兰健脾胃、化湿浊,桂枝汤调和阴阳、益气健脾,槟榔、莱菔子化积消食,沙参养阴和胃且防诸药温燥伤阴,连翘除食积之热且防诸药温燥化火,全方共奏健脾、养胃、助运之功。捏脊疗法联合口服中药自拟健脾化积汤治疗小儿厌食症,互相协同,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同时小儿也容易接受,疗效确切,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80.

[2]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5-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