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次成型施工技术在大断面巷道掘进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分次成型施工技术在大断面巷道掘进中的应用

邓志文

湖南涟邵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合理的爆破技术参数不仅可以减少辅助作业时间,提高掘进效率,还能保证巷道的稳定性,降低支护材料消耗,经过一段时间现场观测检验,证明了这些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达到了节约施工时间快速掘进穿越断层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一次成巷技术分次成型施工及效果

1.一次成巷技术在大断面施工中存在的弊端

在采用VCR和FCM采矿法的地下矿山,需要在上部施工跨度较大的凿岩硐室,由于凿岩硐室的服务年限长达2-3年,这就要求顶板必须采取光面爆破技术,但施工过程中难免遇到地质构造发育的地带,其采矿方法决定了在凿岩硐室扩刷时无法完全避开这些地质构造,采用全断面一次成型光面爆破施工技术时,由于缺乏工作面前方岩体具体的岩性参数,在遇到这些构造发育的地方往往无法提前预判,也就不能调整布孔参数,光面爆破效果达不到预期值。同时,随着以机代人、增效提产的提出,地下采矿设备发展方向必然朝智能智慧化、大型化,对在下部出矿水平巷道的尺寸规格要求越来越高大。例如在某铁矿,其采矿方法采用平底式出矿结构,铲运设备为6m3的电铲,该设备需求的巷道规格为6m*4.1m。采用全断面一次成型时,掏槽眼、辅助眼、底眼、周边眼需要一次施工完成后分段爆破,由于巷道跨度大,除了存在上述缺点外,根据安全生产要求,一般每个掘进工作最好不要超过2台YT28钻机,这样就一个正常工作班的时间就不能完成一个循环的工作任务。或者岗位工人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响炮会布少设炮孔,从而导致巷道成型差,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1、研究大断面巷道分次成型的必要性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单位和企业对风险实施分级管控。企业一般将操作复杂、技术值高、风险系数大、可能导致后果严重的作业活动定义为风险点,而每一个风险点都包含若干风险源,通过对危险源风险值分级来对风险点实施分级管控。在对风险点分级时地下矿山一般将巷道凿岩列为一级风险点,因其具有以下特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大;作业人员常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且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其中风险值最大的就是冒顶偏帮。故应将地下金属矿山巷道围岩管控工作列为重点,严防冒顶偏帮事故的发生,由公司级领导负责管控,各级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好具体措施。为真正实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本文从施工工艺方面进行分析,寻求更贴合当前国内矿山实际发展水平的巷道掘进工艺,以便将冒顶片帮风险进一步降低。

岩体在开挖扰动之前都是处于应力平衡状态,由于受机械切割、炸药爆破,导致岩体破碎分离,形成裂缝,未剥离出来的岩体其应力就会重新分布。在大断面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发生变化时,若地质工作人员未能对工作面的岩性进行准确的推断,未采取可靠的措施就盲目的进行采掘施工,发生冒顶片帮的事故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在巷道掘进爆破设计炮孔布设中,一般有掏槽眼、辅助眼、底眼、周边眼,掏槽眼作为首响,为后续炮孔爆破提供自由面和补偿空间,之后辅助眼分级爆破,最后是周边眼和底眼。在实行光面爆破时,通常强调周边眼多打眼少装药,应采用同段雷管或导爆索同时起爆。但巷道全断面一次成型时,从掏槽眼起爆到辅助分级爆破,再到周边眼爆破时,周边眼所选取的雷管往往是8段、9段半秒雷管,而普通半秒雷管由于国内生产厂家制作工艺精度要求不高,9段半秒雷管其上规和下规时差可能高达0.5s,故很难实现周边眼同时起爆。

视围岩为巷道支承构建的组成部分,应尽量减少巷道周边围岩应力的扰动和应力集中。因此,施工时应尽可能优化施工工艺实现正规的光面爆破,以减少围岩的震动,并使巷道表面平整,避免局部应力集中。随着围岩变形发展,积能释放,变形速度下降趋于稳定时,再进行二次凿岩爆破,方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2、大断面巷道分次成型的施工及效果

在某铁矿采用FCM采矿方法,其凿岩巷道设计规格为3.4m×3.7m,其出矿进路巷道设计规格为6.0m×4.1m,上部凿岩硐室需将凿岩巷道扩刷到矿体边界(平均跨度15m)。若采用全断面一次成巷技术,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巷道顶板难以实现光面爆破,顶板破碎,浮石多;出矿进路断面大,一个循环作业内钻眼数量太多,无法实现正规循环作业;在对凿岩巷扩刷成凿岩硐室时,爆破形成的二次扰动,加剧了对巷道顶板的破坏。

根据采切巷道规格特点,结合国内矿山发展现状,为实现正规的光面控制爆破(周边眼同时起爆),提前揭露工作面岩性和构造,进一步查明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情况,根据预留光爆层的厚度和完整情况及时调整布孔和装药参数,同时实现正规的环循作业,减少一次掘进跨度,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分别对凿岩巷道、出矿进路、凿岩硐室掘进制定了先导后压顶、先导后扩刷、先刷后压顶的施工工艺。

(1)先导后压顶

在施工3.4m×3.7m的凿岩巷道时,先施工3.4m×3.2m的导洞,同时对前一工作循环进行压顶,导洞和压顶簇联,压顶的炮孔和导洞的掏槽眼先响,采用1段毫秒雷管。

(2)先导后扩刷

在施工6.1m×4.1m的凿岩巷道时,先施工4.5m×3.5m的导洞,同时对前一工作循环进行扩刷光面爆破。或待导洞贯通后,再统一进扩刷,有利于通风。

(3)先刷后压顶

在施工凿岩硐室时,采用斜眼掏槽,将硐室下部3.2m扩刷到位,每三个循环进行一次压顶光面爆破。

3、结束语

(1)通过分次成型技术,先施工导洞,进一步查明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情况,提前揭露工作面岩性和构造。在施工大跨度凿岩硐室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临时矿柱的位置和规格;在施工大断面巷道时,对岩石破碎带可以提前预警,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支护措施。

(2)通过分次成型技术,预留光面层开挖巷道,周边眼做到了真正的同时起爆,切向拉力迭加,拉裂岩石所需要的药量较小,以减少围岩的震动,对围岩破坏更小。同时使墙部和拱部的光面层在爆破时均具有良好的自由面,光面爆破效果好。

(3)通过分次成型技术,减小了大断面巷道掘进时一次施工的工作量,实现了正规循环作业,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

(4)通过分次成型技术,真正实现了地下矿山光面爆破,保证了顶板管理安全,实现了关口前移,有效的降低了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大断面巷道支护参数及施工工艺优化[J].董国庆.??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1)

[2]大断面巷道围岩支护数值模拟研究[J].李世达.??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0)

[3]提高台阶中深孔爆破效果路径探析[J].马慰慈,彭文林,乐松.??煤矿爆破.?2013(03)

[4]基于断层弱化法特大断面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J].刘鹏,许梦国,程爱平,付煜荣,胡兴浪.??化工矿物与加工.?2017(10)

[5]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大断面切巷支护技术研究[J].李中伟.??煤炭工程.?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