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木构建造实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究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木构建造实验

张琳娜

张琳娜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7

摘要:文章主要以建筑设计教学中木构建造实验为中心,分析了木构建造实验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具体实验总结,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木构建造技术,丰富建筑设计教学内容。

关键词:木构建造;杆件;计算误差;建造视角

建筑设计教学中木构建造实验研究是现代技术与工业发展的产物。现代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主,建造城市化模式。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木构建造。木构建造属于传统建造手段,作为历史保护技术,木构建造很少出现在城市化建筑中,只在局部的舞台布景得以展示,体现出布景的怀旧情怀。木构建筑在很多地区都有保留与延续,在不断创新中延伸出现代木构。

1.建筑设计教学中木构建造实验意义

木构建造实验研究的展开,必须认识到研究意义。建构主要是建筑理论与框架的结合,木构建造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青年建筑师对木构建造了解不多。图1为木构建造模型。

图1-木构建造模型

建筑师接触较多的是现代“建构”原理,但是依然不能深入理解“建构”内涵。对建构文化了解不到位,导致建筑师在倡导建构文化期间,缺少创新与突破。城市化建设对现代建筑提出高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当前的建筑设计与构造处于窘困状态,缺少建构风格的突破与创新,同时又受到建筑符号的限制,缺少统一对建构评价的标准。大部分建筑设计停留在表面,缺少更多视角欣赏现代建构,不能有效结合现代建构与传统在木构建造。正因为这种建造视角的局限,建造自身审美价值得到强化,建构材料作为表现主体价值的载体,自然决定建造审美价值。

国外很多建筑教学中已经开始转变建造视角,通过制造工艺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建筑问题,同时将其融入到学生考核中。我国在这方面发展较为缓慢,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建筑设计教学停留在原地,机械的对建筑模式进行修修改改,但是却没有更多的创新。对木构建造研究更多的停留在考究式探索中,并没有实质性的建造行为。木构建造研究最终必须落实到实际建造中,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建造能力。正因为如此,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开展木构建造实验,改善建造讨论停留在表面的情况,设置相关实验研究专题[1]。为学生知识理解提供途径,并且更具体的了解木构建造,熟练木构建造技术。具体到建筑设计、加工、操作等。同时为评价方法的有效制定提供参考,考验学生木构建造能力。以建造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木构建造模式。面对木构建造材料,实际操作研究,思考木构建造问题,激起学生建筑创造本能,体会木构建造实验带来的乐趣。当然木构建造实验中,真材实料的操作相较于设计更为复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此必须更加注意。

2.木构建造实验注意事项

木构建造实验开展期间,包含很多注意事项。第一是木构建造期间遵循建造基本规律。结合木构建造材料角度与长短加以连接,建造出木构基本模型。第二则注意框架选择,结合具体设计图纸选择适当的框架与材料,尊重结构单元体的多样化。第三明确木构建造界面与设计方案,科学划分建造功能,设计完整的围合界面。具体施工中,提高细节处理能力,尤其是螺栓连接以及木材拼接等。第四是建造围合界面,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材料加工处理,并且最终木构框架围合过程中,注意建造收尾工作的有效处理[2]。

3.建筑设计教学中在木构建造实验

参与实验的学生已经具备熟练图纸设计能力,学生在图纸上设计木构框架,当然实际将木构框架落实依然存在一定困难。具体木构建造实验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3.1设计、建造

这是木构建造的初期步骤,也是后期木构建造顺利开展的基础。图纸设计、实际建造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图纸设计思维在实际建造中的落实,建造方法与思维方式之间难免会出现冲突。图纸设计属于二维思想,将二维目标设计成主要目标,考虑其中比例、尺度等的影响,注意视觉效果,重视材料搭配与设局的均衡性等。实际建造中,实际空间是主要设计目标,遵循形式原则以及木构材料,认真对待两者的关系。建造角度出发,木构建造形式更多取材于材料,从而延伸出建构方法。此次试验中的参与者(学生)并没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多数属于理论知识研究,所以实验设计建造中避免过度追求设计形式,将木构建造复杂化。面对已经选择好的建构材料,确定木构建造框架,避免在实际建造中出现设计不当、考虑不周现象。实验中学生摒弃过于花哨的建造想法,将材质构造作为重点,协调设计与建造关系。

3.2木构建造造价

实际木构建造实验中,考虑建造造价情况,学生选择简单木构建造造型,但是在实际建造中,依然会忽略其造价的限制,超出造价要求。木构建造造价与教学方案设定具有直接关系。实验开始之前明确工程造价的限定,为学生带来一定经济条件约束,帮助学生改正建造设计中过于重视形式主义,忽略实际造价的习惯,引导学生更多的研究木构建造实验可操作性。木构建造实验中,注意造价制约,帮助学生养成造价意识,缩小木构建造材料选择范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设计思想,当然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到科学的建造材料。

3.3建造实验操作

建造实验操作首先需要为木构建造实验命名,确定不同杆件所在位置。木构建造中不同杆件对建造整体的作用有明显区别,正因为如此,需要进行杆件命名。此过程方便后期杆件分类、加工以及安装操作。此环节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建造师对学生加以指导。根据设计图纸将弧形墙体加以组合,形成图纸要求的构件,参照图纸设计要求,划分木构建造层次,用数字表示建造层次顺序[3]。标注杆件过程中还要注意,不同构建安装与交接的角度不用,对比设计图纸确定杆件角度,定位杆件位置,准确计算真实建造中数据信息,并且与小组成员沟通交流,刻画出杆件刻度线。

其次是现场建造使用,实验场地有限,建造木料定位非常重要。注意实际建造中计算数值的准确性,一旦出现计算误差,将会直接影响整体木构建造模式。木构建造误差的避免,主要从实际木构建造开始在为主,所有数据都必须准确计算。误差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但是其中某些误差因为建造材料原因不可避免。作为天然性材料,木构建造期间,材料断面属于分层构成,观察木材纵向方向,根部与顶部之间粗细差距明显,加上木材中某些枝杈纹理非常突出。木材具有不均匀性,木材中的水分在天气、温度等变化下也会变化明显,水分的丢失极容易造成木材变形。木材种类较多,为木构建造实验展开造成困惑。建造误差的有效避免,帮助学生更顺利的完成木构建造实验,同时提高木构建造质量。

最后是团队合作方面,木构建造实验室团体实验,实验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做到相互帮助、深入合作。人为影响直接关系木构建造实验结果,不断与指导建筑师、教师、小组成员沟通交流,小组分工协作,确保每个试验阶段的完美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木构建造基础上进行创新优化,分析木构建造中隐藏的力学知识以及展现出的空间形态特征。积极开展木构建造实验,帮助学生熟悉木构建造相关知识,并且完善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以实验操作的方式锻炼学生在木构建造中的动手能力,更科学与全面的理解木构建造技术。

参考文献:

[1]夏冰华,刘远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中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88-89.

[2]韩晓峰,朱雷,龚恺.小尺度"木"的空间表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木构教学及建造实验[J].建筑师,2015(5):34-40.

[3]鲁亮,朱非白.土木工程结构精品实验项目建设中的网络辅助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