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心灵感受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感动心灵感受成长

杨舒颖

杨舒颖

摘要:感动,往往是不经意的,有时轻拨才能发出最动人的声音,有时则需要人们细心去捕捉。但它却是无比真诚的,尤其在课堂上,虚假的感动是没有生命的,很多时候感动就来自意外。品德课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情感,这是传递“感动”非常好的教材。因此,教师要细读教材,体味教材中的情感。情感明显的、丰富的,要突破表层内容,深挖有教育意义的情感兴奋点、感动点。情感不明显的,要探究寻找情感点。

关键词:感动;心灵;成长

感动,往往是不经意的,有时轻拨才能发出最动人的声音,有时则需要人们细心去捕捉。但它却是无比真诚的,尤其在课堂上,虚假的感动是没有生命的,很多时候感动就来自意外。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孩子善于从别人眼中察觉其心境,教会孩子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体察别人的痛苦与忧愁,用智慧和心灵来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并由衷地愿意为别人尽力。这就呼唤我们教师要做一个充满激情的传递者,让孩子学会感动、享受感动。

品德课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情感,这是传递“感动”非常好的教材。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说的,儿童是在真实的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所以,深入挖掘这些情感才能使学生受到教育,如果得不到挖掘,品德课就是空洞乏力的。教师要细读教材,体味教材中的情感。情感明显的、丰富的,要突破表层内容,深挖有教育意义的情感兴奋点、感动点。情感不明显的,要探究寻找情感点。

一、“我爱大家”——感动生活

《好大的一个家》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些主要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独特文化。如何让孩子认识透彻“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并由爱“小家”到“大家”呢?笔者认为,把这个大主题融入儿童的生活尤为重要。教学本课的前不久,玉树发生了特大地震,堤坝冲毁,人民流离失所。顿时,全市进行了全方位的抢救活动,许多孩子们也因此受到了心灵的震撼。笔者认为,这就是教育孩子,融化孩子爱国情感活生生的例子。后来到教学本课时,笔者把灾区孩子因痛失父母而哭声撼动天地的照片、身陷废墟而投出渴望救助的目光以及冒着生命危险而日夜奋战在废墟中的“最可爱”的面孔等情景一幕幕展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们都哑然了,就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海明此刻眼中也噙满泪水。接下来,笔者问孩子们看完这些情景后有什么想法时,一位孩子说:“老师,我要和灾区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爱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祝中国越来越好!”令笔者大吃一惊的是全班大部分同学都站起来,纷纷表明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决心。这时,笔者无言以对,拉起孩子们的手,和着《爱我中华》的旋律,唱起歌,跳起舞。

二、“我来帮助你”——感动友情

在一节语文课上,笔者与往常一样,正与学生一起兴趣盎然地讨论问题。忽然,一个学生高喊:“老师,陈永豪拉屎啊!”原本议论纷纷、井然有序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陈永豪。周围的同学均捂着鼻子,一边猛地扇开面前的臭味,一边将自己的身子远离陈永豪,其他的同学也怨言连天。此时,永豪脸色苍白,惊恐万分地看着老师和同学,显然为自己的不适自责。四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拉屎确实比较罕见,但也是事出有因。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同情他或主动上前安慰一下。

这是课堂出现的一个小插曲,没料到学生的反应竟是如此冷漠。笔者常教导孩子们学习雷锋叔叔乐于助人,别人方便,自己也开心。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也明确表示自己要当小雷锋。可如今……当同学需要帮助时,他们的表现却令人失望,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呢?

笔者先安抚学生们激动的情绪,接着说:“拉屎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做的事,没什么脏不脏的。今天,永豪同学因身体不舒服而导致了这一局面,他现在也很内疚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笔者以身作则,首先上前摸了一下他的额头,测他的体温,并安慰了他一下。孩子们看到这情景,愧疚地赶快伸出热情的双手:递纸巾、拿拖把、扶他上厕所、有的穿了两条裤子,脱一件给他换……浓浓的友情在教室弥漫开来。

三、“我为自己自豪”——感动自己

后进生是笔者最关注的学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或生活中,笔者尽可能地寻找机会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找回自己。一次上《你真棒》这一课,本课目标之一是:通过被人夸奖,树立自信,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养成欣赏别人的习惯。笔者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们找找小伙伴的优点,夸奖的和被夸奖的都得到了笔者赠送的“苹果”贴纸,唯独两个学生没有被赞扬。其中一个学生缺点挺多,不爱做作业、逃学、打架……这些,学生们都指出来了,优点在哪里呢?难道他没有优点吗?笔者反问学生,希望他们擦亮自己的眼睛。后来,一个学生说:“老师,他的衣服很干净。”对嘛!衣服干净说明他讲卫生啊,笔者把一个红“苹果”贴在孩子额头上,孩子眼睛湿润了,他抬起头,对笔者说了一声:“谢谢。”这一声“谢谢”太平凡不过了,由这孩子口中道出,却也太不寻常、太不容易了。

生活处处蕴含着感动,也处处萌生着感动,只有祛除空洞的道德说教,让孩子学会观察、积累生活中的种种感动,做一个有“心”人,才能唤起孩子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由心动到行动,健康、负责、有爱心地生活。一个孩子能通过我们的课程,因生命而落泪,因友情而快乐,因找回自己而感动,这个孩子一定是幸福的,作为搭建桥梁的我们也感动着、幸福着。

参考文献:

[1]李季湄.伴你教品德与生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本书编委会.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第十四小学

邮政编码: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