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苏桂晶

/ 1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苏桂晶

苏桂晶

苏桂晶(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278-02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几乎所有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按病因分为: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年龄增长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如绝经后女性、老年人等。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药物或其他疾病所诱发。如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等药,性腺功能减退症、甲亢、甲旁亢、库欣综合征、1型糖尿病、全身性疾病等。③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与遗传有关。女性多于男性,妊娠期、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属于此类。

1临床表现

1.1骨痛、肌无力是本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其次是膝关节、肩背部、手指、前臂。主要表现为酸痛,安静状态起身活动时出现,久坐、久站之后变换姿势时疼痛。弯腰、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日间减轻,负重能力减弱,活动后常导致肌劳损和肌痉挛,疼痛加重。

1.2身长缩短、驼背是继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体征之一。与脊柱椎体前部为松质骨组成,且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有关,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更容易变形。椎体压缩使身长变短,一般每锥体缩短2mm,身长缩短3~6cm。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程度加重,使膝关节挛缩显著。

1.3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①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诱发,如打喷嚏、弯腰、负重、挤压或跌倒等。②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可达6%。老年病人多在摔倒或挤压后发生,且一次骨折后,再次反复发生骨折的几率明显增加。③骨折发生部位较固定,在老年前期以桡骨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以腰椎和股骨颈骨折多见。脊柱压缩性骨折可致脊柱后弯、胸廓畸形,使肺活量、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心血管功能障碍,引起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2护理措施

2.1指导休息与活动

运动时肌肉收缩是增加骨质的重要因素,负重运动对维持和发展骨质量和骨密度具有重要意义。①加强体育锻炼:多走平路,勿持过重物。加强负重锻炼,提高机体耐受力和平衡能力,发展和维持骨质量和骨密度,降低摔倒和骨折风险。多从事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肠钙吸收及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生成更多可利用的维生素D,防止骨质疏松。②卧床功能锻炼:若因骨痛需暂时卧床,应睡硬板床,以减轻疼痛。酌情在床上进行四肢和腹背肌肉的主动或被动运动,防止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疼痛改善后尽早争取起床锻炼。

2.2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提倡低钠、高钾、高钙、高非饱和脂肪酸饮食,戒烟酒,忌辛辣、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品。吸烟、酗酒、浓茶、咖啡等是骨质疏松发病的危险因素。只有摄取丰富的钙才能满足骨中钙的正常代谢,一般正常成人每日食物中钙盐不少于850mg,骨质疏松症病人不少于1000~2000mg。食物中的钙磷比值要高于2:1,才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常见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核桃仁、芝麻、豆制品等。女性宜多食富含异黄酮类食物,如豆腐等,对保存骨量也有一定的作用。

2.3对症护理

(1)疼痛护理:疼痛严重时卧床休息,可使用硬板床,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卧床休息1周左右。酌情使用骨科辅助物:背架、紧身衣等。酌情可对疼痛部位热敷、理疗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2)防止跌倒:保持地面平整,减少坡坎,不铺地毯,在卫生间、走道、马桶旁设有扶手,家具摆置适当,床和椅的高度不宜过低,防止地面积水,增加照明,穿合适的鞋、裤等,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3)预防并发症:①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和扩胸运动,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防止肺部感染。②多饮水,勤排尿,保持会阴清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③对卧床病人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④对有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骨折的病人,置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和内收。

3小结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几乎所有老年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临床上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多见。本病影响因素甚多,如性激素水平降低、运动少、不良饮食嗜好等。发病最早表现是骨痛。本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骨折。目前骨质疏松症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加强预防尤为重要。护理重点是指导病人户外运动,合理饮食,用药护理,防止跌倒,防止骨折。

参考文献

[1]石荣光.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与心理干预.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23.

[2]贾云,张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6):44-45. 

[3]张青莲.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