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的选择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的选择及效果

黄涵

(江阴市青阳医院江阴青阳214401)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手术中应用骨水泥型的假体和生物型假体的效果。方法:对9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骨水泥型的假体进行置换,而实验组患者应用生物型假体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伤口引流量,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再入院率以及死亡率上的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生物型的人工假体固定性稍差,更利于关节功能的重建,而骨水泥型假体的连接较为牢固,临床上需根据患者情况,慎重选择。

【关键词】假体;骨水泥型;生物型;股骨颈;老年;骨折;手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030-02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退行性变较为明显,在外伤、意外等情况下易发生股骨头的损伤,伴随着继发的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股骨头的坏死,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工的股骨头置换是较为常见而简便的解决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上应用的人工股骨头假体材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操作较为简单、耗时较少,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也较小,对于一些髋臼附近骨质较好[1],高龄、无法耐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股骨头的材质有多种选择,骨水泥型的假体、生物型的假体,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和医师的经验进行选择,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共收住入院98例罹患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这些患者一般状况可,无过敏体质者和精神类药品服用者,排除肝肾功异常和缓慢型心率失常者,未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5例,年龄在57~81岁之间,平均年龄(71.23±3.5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61~80岁之间,平均(69.98±4.29)岁。两组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病史差异不大(P>0.05),符合研究条件。

1.2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无禁忌症,行腰硬联合麻醉,术中保持患肢在上的标准体位,术后放置引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失血量,术后的伤口引流量,术后引流量、伤口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在患者术后每隔3个月行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关节解剖结构的愈合和恢复情况,并依据Harris分级标准,进行髋关节的功能评分,在术后一年统计患者的再入院情况和死亡率。

1.3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将所得的临床资料汇总,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具体结果见下表。

注:两组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高发的低能量性损伤的一种,严重影响股骨头的血供,易导致股骨头的缺血坏死或骨折部位的长期不愈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2]。对于罹患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外科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髋关节功能的重建和患者疼痛的缓解,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措施之一,疗效较为肯定。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多数患者同时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以及全身多器官的功能失调或障碍[3-5],因此术中人工假体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手术成功与否和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息息相关,我院对部分行人工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应用骨水泥型的假体以及生物型假体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主要临床对象为老年病人,考虑到这类患者的自身特点,在进行人工假体的材质选择时,需要参考老年性骨质疏松对人工假体的固定所带来的影响。骨水泥型的假体主要有2种常用的设计,即组合柱子型和承载锥型,前者通过假体与骨水泥的粘合作用,形成的纵向应力可以有效防止假体的下沉,后者则是通过环向应力使稍下沉形成二次稳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骨水泥技术更加注重髓腔的准备和假体植入时的加压过程,对骨水泥与骨质界面的连接进行加固。而生物型假体的优势在于假体表面的处理技术以及假体柄的设计。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生物型的假体多为粗糙的多孔的表面或者带有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特殊的表面,可以使损伤处周围的骨质通过多孔表面或涂层长入假体内,得到良好的固定。

我院对部分来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将这9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生物型的人工假体,而对照组的患者则选择应用骨水泥型的人工假体,对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及出院后一段时间的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可见在围手术期,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再次入院治疗的情况相差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过程中,生物型假体对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更具有优势,但翻修的风险较高;而骨水泥型假体的固定性较好,但关节功能的恢复相对生物型较差。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振逾,钱锐,肖诗梁等.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6):4788-4790.

[2]吴晓萱,杨路亭,张淑环等运动和饮食指导在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8):690-692.

[3]李长德,李鹏,董兴中.手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6):58-90

[4]张学斌,沈业彤,张子玉.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软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6):1640-1641.

[5]刘文和,刘忠厚,陈鹏,等.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与Singh指数和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相关性初探[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3):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