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走进你的哲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让学生真正走进你的哲学课堂

蒙敏慧

广西省贵港市港区中学蒙敏慧

【内容提要】亚里斯多德认为,哲学就是“爱好智慧",“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并不为了实用"。“哲学"就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既然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所以在笔者看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聪明的脑袋,而不是一个塞得满满的脑袋。”聪明的脑袋就是会思考、会推理、会判断的脑袋。哲学教给学生的正是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学生生活做人的智慧,它就是要让学生变得更聪明。

【关键词】哲学智慧反思

哲学(“Philosophy”)一词从“Philein”和“Sopia”这两个古希腊文的词衍化来,这两个古希腊词的意思分别是“爱”和“智慧”,统称“爱智慧”,据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来的。相传一次毕达哥拉斯与国王雷翁谈话时,国王被他的谈话技艺深深的折服,于是,国王便问毕达哥拉斯使用的是什么技艺,毕达哥拉斯回答说这不是一种技艺而是“Philosophy”,为了给国王讲明什么是“Philosophy”,毕达哥拉斯给国王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人生一世就像参加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参加的人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参加赛事为夺取桂冠的;另外一种人是来做买卖的;第三种人是单纯做一名观察者。第一种人是为名而来,第二种人是为利而活的,只有第三种人是为了追求和爱好(“Philo”)智慧(“sophy”)而活。因此,可以将“Philosophy”称为“智慧之学”、“爱智之学”或“爱好和在追求智慧的学问”。在我国,“哲”是智的意思,“学”在这里当学问来讲,顾名思义,“哲学"就是智慧的学问。既然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所以在笔者看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聪明的脑袋,而不是一个塞得满满的脑袋。”聪明的脑袋就是会思考、会推理、会判断的脑袋。哲学教给学生的正是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学生生活做人的智慧,它就是要让学生变得更聪明。那么我们如何让晦涩、枯燥、乏味、抽象的哲学变为学生生活的智慧,让他们真正地走进智慧,怀着无限的好奇和遐想,一起带着泪和笑去感受和思考呢。

一、让“问题”成为哲学智慧的起点

柏拉图说(《泰阿德篇》155d):“惊奇,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παθos(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这地地道道是哲学家的παθos(情绪),即惊奇。因为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决定性的起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离愚蠢。”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和体验哲学中的智慧就必须提出让学生足以惊讶的思辨问题,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如:笔者在讲哲学人生观部分时借用海德格尔的这句话:“生命正是用死亡来证明它的意义”来设置问题——“为什么生命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显示它的意义”。这一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惊讶和兴趣,因为惊讶才有了探索的欲望和动力,所以在一次次“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与追问中,终于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与收获!因为,他们认识到:人只有在“将死”的时候才会更加珍爱生命,才会真正的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得他们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时会变的更加的智慧与睿智,因为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这不正是我们通过人生观教育想要达到的效果吗?

二、让兴趣成为哲学智慧的导师

生物学家达尔文成长的事例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达尔文小时侯是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兴趣去野外观察学习和采集标本……从而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正如他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重大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因此,要让哲学成为学生生活做人的智慧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对哲学学习的兴趣。学生本来对哲学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与渴望,渴望在哲学课上得到智慧的碰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智慧的火花,但由于我们晦涩的教学、枯燥的讲解、乏味的解释以及抽象的理解,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哲学的渴望一点点的被扼杀。使学生对哲学的学习仅限于对原理和方法论的记忆只为考试时复制到试卷上,这样我们就失去了我们哲学原本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要让学生对哲学充满好奇与渴望,就必须让学生对哲学有兴趣,真正走进哲学,用心去体验和感受哲学的智慧。如:笔者在讲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设置这样一个方案: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为三个和尚有水吃设计一个最佳方案。这样不仅让晦涩、枯燥、乏味的哲学变得更加趣味的同时使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和体验中,懂得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从而让哲学成为学生生活做人的智慧。

三、让反思成为哲学智慧的魅力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一个人从哲学中仅仅看到若干范畴和教条,当然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我们可以补充说,他是枉学了哲学。只有那些带着泪和笑感受和思考着人生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哲学的魅力。”可见,哲学不只是教会学生一些原理和方法论,更需要用“泪和笑感受和思考”,甚至需要用生命去感受和体验的智慧。套用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这句话,笔者认为没有反思的哲学不值得学。哲学就是“要给学生一个聪明的脑袋,而不是一个塞得满满的脑袋。”哲学教给学生的正是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学生生活做人的智慧,它就是要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所以通过哲学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感受和体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李勇斌在《中学哲学教学随想》中提到的作家赵鑫山的做法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我给学生上第一堂哲学课就是领着他们站在秋夜星空底下,让他们各自同星星进行一次默默的自由对话,倘若星星对学生有一种情绪上的感染,这第一课便算成功了。因为第一次哲学的高贵冲动只能来自天上。”只有学生对哲学有所感悟和体验,才会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这些火花在学生不断的反思中得到升华和净化,从而成为学生智慧的一部分,并成为引导学生生活做人的智慧。

“愿我们能够以自己的努力,把这样一个‘爱智慧’的学说传播给尽可能多的心灵。这是我们应有的使命。”张应杭教授的这句话表达了我们作为政治尤其是哲学教育工作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