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能力培养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高中生学习能力培养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管伊珊

山东青岛市第一中学266000

【摘要】思维导图是当前高中阶段应用得较为广泛的新型教学理念,将其应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图像来连接不同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向学生展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研究结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学实例,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创新应用途径,以期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归纳知识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1.思维导图的概念与特征

思维导图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头脑基金会总裁TonyBuzan(东尼·巴赞)——记忆之父创建,起初思维导图只运用在“记笔记”中,其根据人脑左右结构的运作特征,按照人脑的运行规律,其中左脑负责记忆逻辑理论、复杂文字、顺序等;右脑负责图像、空间记忆,思维导图通过协调左右脑的运行,利用主题关键词同颜色、图像等建立起相应的记忆链接,从而进一步挖掘人脑记忆、创造等方面潜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记忆、发散思维的一种具体化放射性思考方式,其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思维导图会有一个中央部分,它既是中心也是关注焦点;(2)思维导图的不同分支都是由中央部分主干朝着四周发散;(3)思维导图通过连接不同分支,形成可记忆的节点结构,呈现出树状式结构;(4)每个分支都分配相应的实物、图形或者关键字,如果其不是很重要,则可放在下一个分支上。

教师也可利用思维导图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利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2.思维导图创新运用在高中教学中的途径

2.1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制定学习计划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只能被动的根据教师教学计划,调整自身学习计划,甚至很多高中生比较依赖教师,通常不会制定学习计划,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易出现漫无目的的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转变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

如在学习《圆与方程》时,正式讲解“圆”有关的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该章节的目录,向学生展示整体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让学生能够明确此章节的学习内容,抓住新旧知识的融合点,消除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引导学生主动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自主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科学调整。以“圆”为中心,发散其学习知识,在上课前使得学生明白“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每个分支写出自己的预期学习方式与目标。以“圆与直线的位置”为例,学生可以将“相切”、“相交”与“相离”和“直线方程”相联系,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把握好每一学习环节,主动收集、学习与“圆与直线的位置”相关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不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上一章节的掌握情况、本章节学习状态、数学基础知识扎实情况,灵活指导学生调整学习计划,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2.2运用思维导图归纳数学解题方法

解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为提升学生解决问题,通常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很多数学公式、规律,且部分教师还会采取“题海战术”,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本身的解题能力仍然偏低。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仍未形成自身解题思维与模式,在解题过程中学生无总结数学方法的良好意识,当没有人帮助其指点思路时,就会失去解题思维,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此种问题,教师应通过思维导图来树立学生自主探究、总结数学解题方法的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中探讨多种解题思路,再通过思维导图呈现解题思想。

如在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时,首先,教师可在黑板或者PPT上展示典型例题:在△ABC中,已知a=7,b=10,c=6,求A、B、C。(请精确到1°)

解析:从已知条件中可知,该题属于典型的已知三角形三边求角的问题,可运用余弦定理,即cosA=b2+c2-a2/2bc、cosB=c2+a2-b2/2ac、cosC=a2+b2-c2/2ab,将数字代入对应的公式即可求出A、B、C数值。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整个过程绘制成思维导图,用树状图或者表格的方式,了解余弦定理的运用方法。学习小组在自主绘制余弦定理的思维导图时,教师可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与时间,将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应用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灵活的数学思维,借助思维导图丰富学生解题思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解题的效率与正确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表达放射思维的基本工具,整个构造较为简单,将其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较好的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还可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设思维导图式数学教学情境,将其应用在每一教学环节,树立学生数学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网络体系,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及时抓住知识点,联系到数学公式、规律和解题方法,提升数学知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于蓝.回归数学阅读──让思维导图复习法不再是"鸡肋"[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3(2):264.

[2]王德萍.如何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课后复习[J].中外交流,2016,24(27):29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