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4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4例临床观察

周立刚

周立刚(中铁十七局集团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32)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治疗4周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胃镜下食道粘膜的改善情况。结果近期疗效和远期复发、胃镜下粘膜下改善情况情况三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疏肝和胃复发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食管组织的损害,[1]内镜检查食管下粘膜有糜烂破环的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未见糜烂的称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食管远端的鳞状上皮被柱上皮取代,并有肠化生的称为Barrett食管(BE),其中RE可合并有食管狭窄,溃疡和消化道出血,BE有可能发展为食管癌,[2]因而GERD的治疗越来越引起人门的关注,其中RE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们收集的从2006年3月到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4例RE患者,且中医辩证属肝气犯胃,胃气瘀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4例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4月-5年。对照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9-72岁,平均45.5岁,病程4月-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有关资料[3]将内镜下的食管粘膜形态分为4级,0级为正常粘膜;1级:食管下段粘膜呈柱状或条状发红,糜烂,但无融合现象;2级:食管下段粘膜呈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3级:病变广泛,粘膜糜烂融合成全周性或有溃疡存在。

1.3中医辩证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脘部的疼痛,以餐后为甚,痞满嗳气、吞酸、嘈杂、恶心、呕吐、口苦、呃逆酸水或苦水,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证属肝气犯胃,胃气瘀滞,起病多于情志有关。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g,枳壳15g,佛手12g,白芍12g,黄连10g,吴茱萸9g,半夏15g,甘草10g,反酸重加海螵蛸18g,每日一剂,加水煎煮2次,共取药汁300ml,分2次餐后服用。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山东罗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mg,每日2次,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mg,每日3次,于餐前半小时服用,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中观察症状、体征的改变,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每半年、一年各随访一次。

3.疗程评价

显效: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食管炎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胃镜检查食管炎症状减2级或1级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胃镜检查食管炎症无变化。

4.讨论

RE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西药抑酸治疗是该病的主导措施,常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首选药物,奥美拉唑是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加用促胃动力药物和吗丁啉,二者用药后可缓解症状,又可减轻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损伤,对RE尤其适用,但因RE是一种时发时愈的慢性疾病,一般初始治疗症状缓解,但停药半年后复发率高达80%,[5]故通常需要维持治疗,但长期用药会导致敏感性降低,必须加大用量才能抑制反流,这样毒副作用机率升高,可致肝肾功能损害,且长期治疗可导致胃腺的萎缩。另有30%RE病人经标准剂的PPI治疗后,却无任何疗效反应,分析原因有1.个体差异有关,2.与内脏高敏感有关,3.存在非酸反流和夜间酸突破,也就说有近1/3的患者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6]。

RE属于中医“胃脘痛”“吞酸”“呕吐”等范畴。因其没有一个公认的辩证分型标准,临床医生常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辩证分型,造方用药。我们根据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发现,肝气犯胃,胃气瘀滞型最常见,并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其中柴胡、枳壳、佛手、疏肝理气;白芍、甘草,和胃止痛;黄连,吴茱萸辛开苦降,清胃热,开肝郁,半夏降逆和胃,共奏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之效。经过我们近6年的观察,该方在治疗RE上疗效快,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少,未见有耐药性,减少了食管狭窄,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RE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全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s],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1):60.

[2]王洁耀,内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04-406.

[3]袁耀宗,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J]中华内科杂.2007.46(2):170.

[4]赵荣莱,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进展和中医治疗,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6月7卷第17期5-6.

[5]宗亮,田耀洲,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第19卷第3期,189-190.

[6]危北海,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药治疗的现状和展望,北京中医药,2008.27(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