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

安海霞高雪梅肖志鑫于淑辉

安海霞高雪梅肖志鑫于淑辉(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330-02

【摘要】目的讨论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经常性检查患者姿势和体位,对于体位不当引起的疼痛,可以帮助患者更换体位,解除压迫止痛。疼痛常导致患者不愿意下床活动,而使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等组织发生萎缩、僵硬、失去弹性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甚至造成身体残障。因此,必须加强康复护理,其中功能锻炼是关键。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

1骨科患者疼痛的观察

1.1疼痛的部位对疼痛的护理首先应了解疼痛的部位。要弄清楚病变在哪个系统、哪个器官,如软组织、骨关节、神经系统等。软组织中还要明确是在肌肉、筋膜、韧带或滑膜囊。疼痛一般投影在病变处的皮肤表面,但由于牵涉痛及放射痛等原因,有时表现在远离该器官的某些部位。因此,疼痛部位不一定与该器官的体表投影一致,如颈椎病时因神经根受压,疼痛可放射至单侧或双侧上肢。

1.2疼痛的性质要明确引起疼痛的病变性质,如损伤、炎症、畸形、肿瘤。损伤可分为急性外伤、慢性劳损;炎症分感染性、无菌性;肿瘤分良性、恶性等。疼痛的性质可分为绞痛、刺痛、钝痛等。

1.3疼痛的程度疼痛的程度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加上个体的耐受性、心理特点、精神状态、注意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差异性很大,一般把疼痛分为严重、重度、中度和轻度。

1.4疼痛的急缓疼痛发作的急缓和持续的时间因疾病的性质和部位不同,差别很大。发作急缓可由数秒至数天,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也长短不同。如急性腰扭伤引起的关节半脱位、滑膜嵌顿,用手法矫治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已形成慢性病变,则需行神经阻滞、理疗、按摩等疗法较长时间的治疗。

1.5疼痛的诱因、缓解因素天气变化、冷或热、强光、嘈杂音等各种外界刺激以及本身的情绪激动均可引起疼痛加剧;而变换体位、转移注意力、使用镇痛药等可使疼痛缓解。

1.6疼痛的伴随症状疼痛的伴随症状较复杂,几乎每个剧烈疼痛的患者均伴有烦躁不安、心率增快、呼吸加速、瞳孔缩小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常见的伴随症状还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

1.7疼痛时患者的表情、体位及姿势严重疼痛的患者常有痛苦的表情,并伴有呻吟、面色苍白、出汗,常提示为器质病变。而心理因素或精神因素所致疼痛,其表情复杂而多变。体位可分为自动体位、强追体位、被动体位,疼痛时患者一般采取强迫体位或被动体位,或者通过不断变换体位来减轻疼痛。姿势主要靠骨骼结构和各部分肌肉的紧张度来保持。患者因疾病常出现特殊姿势,如髋关节结核的患者,拾物时表现为屈髋、屈膝、下蹲的特殊姿势。

1.8重要生命器官功能的观察在疼痛的护理观察过程中,应始终强调对全身状态即患者重要生命器官功能的判断。年老体弱、合并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应注重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测量。

2骨科疼痛患者的一般护理

2.1去除疼痛的刺激因素

2.1.1抬高肿胀部位,以助消除肿胀,减少疼痛。

2.1.2对于术后有绷带、石膏固定的患者诉疼痛,首先应注意患肢的血运情况,肢端有无肿胀、石膏内有无压疮形成等引发的疼痛,及时调整肢体位置,必要时开窗检查,不可轻易使用镇痛药物;查看石膏、牵引等有无对皮肤造成摩擦伤害,引发疼痛。

2.1.3经常性检查患者姿势和体位,对于体位不当引起的疼痛,可以帮助患者更换体位,解除压迫止痛。

2.1.4保持床单位平整,避免压疮形成。

2.1.5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缓解咳嗽震动带来的伤口疼痛;妥善固定各类引流管,防止牵拉、扭曲伤口带来的疼痛。

2.1.6指导患者放松,使其从精神和身体的紧张中解脱出来,如放松术、催眠、暗示、想象等。

2.1.7主动、耐心与患者交谈,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增加安全感,减少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反应以减轻痛苦。

2.1.8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性和程度。观察患者疼痛时的反应和伴随症状,患者自己对疼痛的态度。

2.1.9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要动作轻柔,解释耐心,态度和蔼。

2.2协助执行物理治疗,以减轻疼痛

2.2.1热疗对于痉挛肌肉能放松肌肉、消炎、止痛,炎症急性期过后有促进化脓的效果。

2.2.2冷疗对于急性疼痛有减轻炎症和镇痛效果,尤其是急性关节扭伤、肌肉拉伤。

2.2.3按摩可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止痛、减痛效果。

2.2.4深呼吸训练可达到放松效果,有助减轻疼痛。

2.2.5经皮电刺激,通过刺激粗纤维神经,抑制疼痛的传导;通过刺激传入纤维,改变疼痛的感受。

2.3正确而适当地使用镇静剂

2.3.1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2.3.2尝试以其他方法减少止痛剂使用的次数和剂量。

2.3.3首选局部涂抹止痛药,既可减轻肌肉、关节的疼痛,又可减少全身副作用。

2.4防范疼痛并发症疼痛常导致患者不愿意下床活动,而使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等组织发生萎缩、僵硬、失去弹性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甚至造成身体残障。因此,必须加强康复护理,其中功能锻炼是关键。

在护理中应帮助患者做到:

(1)患肢未被固定的关节各个轴位主动运动,必要时给予辅助力。上肢应注意肩外展、外旋及掌指关节屈曲,下肢应注意踝关节的背屈。老年患者更应注意关节的挛缩。

(2)骨复位基本稳定、肌肉组织基本愈合时,进行固定部位的肌肉有节奏的等长收缩练习,以防止失用性肌萎缩,并使骨折端靠近,有利于骨折愈合。

(3)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遗留较显著的关节功能障碍。为减轻障碍程度,在固定2~3周后,如有可能,应每日短时间取下固定物,做受损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并逐渐增加活动范围,运动后继续固定。这样可促使关节软骨的修复,并使关节面有较好的塑形,防止或减轻关节内粘连。

(4)对健肢与躯干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并鼓励患者尽早起床。必须卧床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应每日做床上保健操,以改善全身状况,防止并发症。

2.5支具的使用骨、关节、肌肉疾病影响功能时常要用支具,使用中注意:卧床后即应去除。支具与皮肤间需要合适柔软的衬垫,衬垫应保存清洁、干燥。

2.6保持关节肌肉的功能,防止畸形和萎缩,如使用牵引、石膏固定,应按常规护理。

2.7促进疼痛治疗的措施

2.7.1更新疼痛的观念及患者对麻醉药的认识,进行全民宣传教育,提倡无痛观念,免于疼痛是患者的权利。

2.7.2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患者主诉疼痛就说明他有疼痛,护理人员应该尽可能帮患者克服疼痛。

2.7.3加强疼痛教育是改善疼痛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WallPD,MelzackR,原著.赵保昌,崔秀云,主译.疼痛学.第3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

[2]严相默,主编.临床疼痛学.第1版.头部和颌面部疼痛.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1988,12:16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