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金韬

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3001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安经济开发区所辖四家卫生院2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3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技能均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对人口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高血压作为一种身心相关性疾病,健康教育的作用十分突出。本研究以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淮安经济开发区四家乡镇卫生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在49-73岁,平均年龄53.4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4.5年;其中男155例,女45例。所有患者均与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相符;排除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精神疾病、语言障碍等患者。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均衡,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高血压常识教育,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的相关概念、发生机理、主要危险因素及对身体的影响等,使患者了解到高血压是如何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并掌握科学、全面的预防高血压的知识,了解常用降压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充分认识到终身治疗的重要意义及作用。(2)饮食教育,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多进食高纤维蔬菜,优质蛋白,少量多餐。(3)控制体重,高血压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控制体重,适合高血压患者进行的项目有步行、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计划,遵循科学锻炼的要求,以患者不感劳累为宜。每周运动3-5次,每次在30min左右。(4)心理疏导,高血压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心理,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对高血压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积极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戒烟戒酒,早睡早起,且有意识的避免被动吸烟等等。(5)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多媒体播放等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扩大高血压知识的普及度,使其不仅可以了解,还可以执行,将健康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3评价指标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对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QOL-UCC)评价患者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状况、社会活动情况、焦虑心理症状等四个维度,共计35个小项,每项采用4级评分制,得分最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3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技能均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的主要表现即为体循环动脉增高,也是临床上公认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现阶段的医疗技术尚无法彻底治愈高血压,需要长期依靠药物控制血压水平,且需要患者自身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是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身心教育,是传播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控制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有效的社会行为,更是治疗高血压的辅助手段之一。医护人员有针对性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自觉的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活动,改善身体状况,实现自我约束,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三个月后,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针对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康汉阳.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6:38-39.

[2]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9-244.

[3]成彩云.家庭随访对高血压病人冶疗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11(3):4-6.

[4]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施行本)[J].北京: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出版社,2104:16-17.

[5]孙新英.预防高血压病的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15,2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