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

马传波

马传波

(黑龙江省伊春市朗乡林业局职工医院152519)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3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实行治疗,32例患者无一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综合各类诊断方法评价,避免漏诊,早期诊断与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3002

【关键词】普通外科腹部闭合性损伤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062-02

腹部闭合性损伤常见于生产、交通和生活事故中。病人的预后决定于有无内脏损伤,常伴有其他部位伤,如脑外伤、胸外伤和骨折等,掩盖了病史和体征,而使其诊断不易明确;又因某些表现轻微的损伤,也可能有腹内脏器损伤。因此,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必须密切观察,反复检查,妥善处理,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3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0~65岁。其中交通事故26例,坠落伤4例,其他伤2例。肾损伤4例,结肠破裂6例,肝破裂6例,脾破裂18例。

1.2方法

1.2.1非手术治疗对于一部分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如能确认没有内脏损伤的可能,或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腹腔内器官轻度的单纯性损伤,而临床症状和体征不严重,例如轻度的肝脾破裂伤所致的包膜下血肿、胃肠道管腔壁浆膜的轻度撕裂伤、稳定状态的腹膜后血肿等,只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无进行性发展,则可考虑保守治疗,此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内容包括有:①每15~30min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和呼吸;②每30min重复一次腹部体查,了解腹膜炎范围的变化及进展;③每30~60min复查一次血常规,了解红、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的变化;④每30~60min复查一次B超;⑤必要时每30~60min重复进行腹腔穿刺或腹腔内灌洗术。在观察期间应注意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不要给病人注射较强止痛针,以免掩盖病情,应给予病人禁食和停留胃管减压,合理的输液补充血容量,以防止休克的发生,还应该选择广谱抗菌素及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2]。

1.2.2手术治疗对于已明确有腹内脏器官破裂损伤的病人,多有生命体征的变化,应及早考虑手术治疗。此外,对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如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出现恶化,生命体征不稳定,符合剖腹探查的指征(以上已作介绍),则应中转手术治疗。

1.2.2.1术前准备: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多有出血性休克或严重的腹膜炎,手术前除了做好交叉配血,停留胃管和尿管,还应建立通畅的输液通路,及早输血输液以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平衡的失调,术前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2.2.2麻醉选择:由于腹部损伤常伴有出血性休克,血压不稳,或伴有其他系统器官损伤的存在,所以不宜选择椎管内麻醉,而采用气管内麻醉较为安全,既能保证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提供充足的氧供,还可根据病情的需要而随时延伸手术的范围。

1.2.2.3切口选择:手术前能明确受伤器官,可根据受伤器官的位置选择手术切口,如肝脾破裂可选择肋缘下切口,如术前不能明确受伤器官,多选用正中切口或经右侧腹直肌探查切口入腹。切口应尽量保护好,以防止腹腔污染伤口引起术后感染。

1.2.2.4术中处理:原则是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对于穿破性损伤,应处理污染严重的损伤(如下消化道),后处理污染较轻的损伤。因为实质性器官的破裂出血对生命的危害更为重大,所以进入腹腔后应尽快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迅速控制出血,实质性器官破裂修补、血管缝扎或部分器官脏器的切除。确认无出血后,再考虑有无空腔器官破裂性损伤,通常可通过分泌物积聚较多的部位或大网膜移行的方向去寻找损伤的器官及部位,发现有破损先用钳子夹住,以减小腹腔的污染,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探查,确认所有损伤后立即对破损的组织或器官进行缝合修补或切除,最后还要对腹腔内进行全面的探查,以防漏诊。探查顺序应为肝、脾等实质性器官,同时探查膈面,然后再探查胃肠道,顺序为胃、十二指肠第一段、空肠、回肠、结肠及其系膜,再探查盆腔及后腹膜,必要时可切开胃结肠韧带暴露小网膜腔,探查胃后壁和胰腺,切开十二指肠后腹膜探查十二指肠二、三、四段。

1.2.2.5腹腔处理:处理完腹腔内的出血及破裂损伤之后,必需彻底清除腹腔内残留的异物及污染物,然后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直到冲洗液干净为止,根据腹腔损伤情况放置合适的引流管,如胶管引流、双腔引流管或两者同时使用[3]。

2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行治疗,32例患者无一死亡,均治愈出院。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和意外事故日益增多、造成腹部闭合性损伤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致病因素发生改变,表现为交通事故致伤比例逐渐增高,胸腹联合的闭合性损伤增多,复合伤的比例亦增加,其致伤因素及机制复杂,有的发展迅速,需紧急抢救;有的病情隐匿,延迟发作,随着时间变化比较快而易容易误诊、漏诊,因此必须连续密切观察伤情变化且反复使用各种检查手段,才能提高诊断水平。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一系列实验室辅助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对于有严重损伤的病人,在询问及检查病人的过程中应同时采取治疗的措施,如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暂时性控制血管的大出血,给予静脉输液和输血以保证生命征的稳定等。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中,关键是要确定是否有内脏的损伤,其次是判断什么器官受损伤和是否有多发性损伤。有无内脏的损伤:一般来讲,单纯的腹壁挫伤多无临床症状,当腹腔内脏器受损时,才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腹痛、胃肠道反应、发热、休克等表现。器官受损伤:一般来讲,腹壁受损的部位及腹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就是内脏损伤的部位,但要注意对冲伤的可能。在判断什么器官受损时,先考虑是哪一类器官受损,然后再确定具体哪一个器官。病人以腹腔内出血为主,应先考虑为腹腔内实质性器官的破裂,如肝脏及脾脏等;但以腹膜炎为主要表现,则应考虑为空腔器官的破裂,如胃肠道、胆道及膀胱等。是否有多发性损伤:对于多发性损伤,应注意以下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腹腔内某一脏器有多处损伤;腹腔内有一个以上的脏器同时受损;除腹部外,尚有腹部以外其他器官受损;腹部以外的损伤累及腹内脏器。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应遗漏诊断,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4]。

参考文献

[1]李启泉;腹部闭合性损伤42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0年01期.

[2]李礼;陈绍礼.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3例诊治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0.118-118.

[3]沈其猷,刘彪,黄育南;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治[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4]李立华;布鑫;贾志.闭合性腹部损伤56例诊治体会.山西医药杂志.2007.45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