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校安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浅论学校安全教育

李泽权

广西苍梧县旺甫镇合水初级中学543104

摘要: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学校在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全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十分重要。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笔者一直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下面讲讲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学校安全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孩子在学校受教育的内容很多,但没有安全,何谈教育?笔者认为:在当前教育形式下,学生在校不能只顾学知识,还要接受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养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保护自己的良好习惯,学会保护自己的各项技能。

一、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一直是各类单位对全员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学校安全教育同样也需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学校可通过在师生员工中宣传“时时处处讲安全”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安全规程必须时时守”的安全准则,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根据目前师生平时上网时间较多以及心理问题较多的现实情况,应在安全教育中多利用网络平台,使“被要求安全”变为自觉地要求安全,从而使安全行为成为师生日常行动的一部分。学校面对现状,应制订相应的安全教育计划,联合学校的各部门及团体,从生活上和制度上保证安全教育无处不在。如通过安保、学生工作及各类社团进行安全教育宣传,让师生充分体会到安全教育的氛围。

二、加强领导,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要成立安全教育领导机构,实行责任分工,要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和落实,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还要完善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制度,如安全教育的具体实施细则、日常检查和预防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课余生活管理制度、教师值班制度、门卫值班制度、防水防电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体育器材检查制度、健康体检制度、计算机的管理制度、楼道管理制度、安全事故的处理办法和责任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的评价方案等,做到群策群力、责任到人,形成良好的学校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三、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治理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学校要以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人群集中场所为重点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其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的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定的要求,拆除私拉乱接的电气线路;其体育设施要安全牢固;食品食用要确保安全;学校还要严格规范用电、体育器材、饮食、交通等安全管理,如上学、放学不要让学生在路上逗留,要求学生及时到校或回家,严禁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电热毯、充电器、蜡烛等;要定期清理学校人员集中场所内封堵和占用疏散通道上的杂物,拆除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置的障碍物,保持畅通;要在校图书馆、学生宿舍、公寓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和应急广播系统,损坏的要立即修复,确保有效使用;学校还可以利用假期对学生宿舍电线、电话线进行改造。

四、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类应急预案,确保遇有紧急情况时做到有案可依。制订、修订应急预案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首要任务,要坚持做到遇到事情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应急处置原则,不管什么原因的突发事故发生后,都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要遵循应急管理的五项原则,即: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待应急预案制定后,要加强预案的演练,在演练中要使各人明确自己的职责,以便当突发情况发生时各责任单位及个人能够迅速到场,指挥应急工作。要防止因责任不明出现相互推诿、无人管理、应急人员无所适从、应急现场混乱无序的现象,所有参演人员都应了解应急处理程序,都应知道应急电话,使每个人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依据应急处理程序有序地实施报警、自救、救援等减灾工作,防止因慌乱无知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抓重点,同时注重教育效果

在进行学校安全教育时,应该针对重点人、重点环境场所及重点时间段进行安全教育,以点带面,全面进行。首先是对重点人的安全教育,如对有心理潜在安全危险的师生,要进行重点教育,通过对受教育对象的贴心访谈交往,使受教育者对安全观念入耳、入心、入脑。做好这项工作,要不拘泥于形式,要讲效果,要让受教育者做到内心接受。其次是对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如对防爆、防火、防毒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要教育师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全校师生都要认清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认真分析安全事故的主要成因,全面落实安全工作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克勤守护生命:日本中小学的安全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6)。

[2]吴淑娴强化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路径选择[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