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传染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

王黎茜猫禾王佳丽

王黎茜猫禾王佳丽(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65004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304-02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传染科病房存在的风险,针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问题,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效果显著。结果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了26.7%,患者满意度从92%上升至99%。结论在传染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密切了护患关系,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实现安全护理目标。

【关键词】传染科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是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它是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事件进行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2]。我科是以收治肝病为主的传染科病区,专业性强,病情复杂多变,潜在风险大,病程迁延,患者依从性相对欠缺。我科自2010年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分析病房中存在的风险,针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问题,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进行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一、风险分析

(一)专科风险识别

1.出血(1)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显著下降,很容易发生出血,特别是重型肝炎。消化道大出血时,如果护士心理素质差,穿刺技术不熟练,不熟悉抢救流程,容易延误抢救时机,引发纠纷和事故。(2)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皮肤苍白湿冷、肠鸣音活跃、患者不停打嗝、恶心等失血征象和出血前预兆没有仔细观察和反馈。(3)出血停止后,护士要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饮食注意事项,避免因为饮食不当,再次诱发和加重出血。

2.肝性脑病①肝病患者在肝昏迷前期常有性格、行为的异常表现,护士应仔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加强安全护理,为患者佩戴手腕带,防止走失、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告知家属必要性并签字;应加强饮食的宣教,避免进食过量蛋白质,诱发和加重肝昏迷。②应用抗肝昏迷药物治疗时,护士要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患者神智的变化,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早期属于功能性肾损害,可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而恢复。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小便量,颜色及性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提供患者病情动态信息,为治疗提供依据。

4.腹水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常伴有大量腹水,患者非常痛苦;患者因为进食后腹胀,只进食少量饮食,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因为腹水和水肿采取半坐卧位或侧卧位时容易产生压疮,护士应采取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做好饮食指导,避免诱发出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一切增加腹压的因素。

5.感染重型肝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极易合并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严格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积极控制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时,护士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注意倾听患者主诉,防止二重感染。

6.心理问题。①患者感染传染病后,在心理上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和不安,感情非常脆弱敏感,容易语言过激;而且肝病患者因为肝气郁结,肝火旺,容易上火,语言过激,家属也会担心被传染;②慢性肝病因病程迁延反复,进行性加重,并发症多,预后差,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治疗的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护士如果沟通技巧欠缺,特别容易引起纠纷,应更多的给予患者关心、爱心、体恤患者,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及时疏导不良心理,发现情绪不稳定者应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

(二)护士的潜在风险

1.护士因素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和经验缺乏,对潜在的风险预见性不足,病情观察不到位,技术操作不熟练,沟通技巧欠缺,导致延误治疗而发生不必要的纠纷[3]。

2.职业暴露风险近年来因为收治丙型肝炎,艾滋病患者的逐年增多,作为直接接触者的护士感染风险也在增加。

3.护理职业的高要求和高风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繁杂、琐碎,护士心理压力大。

二、风险管理

(一)建立健全专科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而专科护理制度是专科护理安全的保证,是专科护理安全的重要内容[3]。(1)建立专科护理常规制度。针对肝病的常见症状制定护理常规,并组织护士加强学习,要求人人掌握过关。(2)成立了由高年资护士组成的风险管理小组。每月就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在科护士会上组织全科护士学习。(3)健全完善隔离消毒制度,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专人负责,防止交叉感染。(4)加强专科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二)加强护士风险意识的培训和学习

(1)定期组织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核心制度》、《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知识,明确各班工作职责,定期进行考核。(2)组织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护理纠纷案例分析学习,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护士识别和处理风险的防范能力。

(三)加强职业暴露风险培训

护士在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有普遍预防的意识,在接触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学会自我保护。

(四)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并进行情景模拟演练,使护士认识到护理风险的普遍存在,提高护士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体系

(1)成立了护士长—质控组长—临床护士的三级质控,实行人人参与质控,人人参与管理的工作模式,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薄弱环节加强质量控制。(2)强化护士“自我质控’的意识和理念,提高护士主动思考、主动质控的能力,学会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的良好习惯。

(六)护士长要加强对风险的监控

(1)护士长2-3次/d巡视病房,掌握病区患者动态变化,掌握护士的工作状况,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发现隐患、纠纷苗头及时处理,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把护理不安全事件的被动处理变成主动预防,一切做到心中有数,防范以未然[4]。(2)指导护士进行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建立奖惩制度;鼓励护士发现护理风险主动报告,给予一定奖励;隐瞒不报或相互包庇的,一经查识,给予处罚,加强护士的责任感。(3)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做好节假日、抢救药品和器材、新入科护士的管理。

(七)正确使用护理安全标示

全面评估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选择合适的安全标示悬挂于床栏,使各班护士对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一目了然。

(八)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宣教

强化服务意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妥善处理患者投诉,培训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三、小结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了主动学习和“自我质控”的习惯,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密切了护患关系,降低了护理缺陷、投诉,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通过不断加强总结风险管理,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廖容,王石,刘志健.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中国护理管理,2006,6(9):39.

[2]雷玉珍.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4):418-420.

[3]林小红.眼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8.

[4]彭习兰,杨开军.消化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