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浅谈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治理

廖明华

广东天鉴检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01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生产性粉尘危害治理,促进粉尘防治工作,保障广大职工职业健康,文章根据催化剂生产行业的特点和调研资料,对该行业的粉尘危害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治理技术,探讨了其应用于粉尘危害的控制效果,以期为达到降低或消除粉尘危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产性粉尘;粉尘危害;治理技术

生产性粉尘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生产性粉尘的量越来越多,如不采取积极可靠的治理措施,不仅严重危害着生产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职业病,甚至会引起严重的粉尘爆炸等恶性灾害事故,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后果,损坏企业的利益。

1催化剂生产企业粉尘危害分析

1.1生产性粉尘性质、来源与分布

催化剂生产企业常用的原辅材料有高岭土、拟薄水铝石、硅胶粉、田菁粉、分子筛、金属活性组分等。各生产装置存在的粉尘的性质、来源与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催化剂生产企业粉尘的性质、来源与分布情况

1.2作业人员的接触水平分析

催化剂生产企业各岗位粉尘接触水平详见表2。超标的原因主要是投料、包装及磨粉多采用人工手动作业,作业时间长且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

1.3催化剂生产性粉尘健康危害特点

催化剂生产企业粉尘具有以下特点:①粉尘种类多且含易导致矽肺的矽尘;②粉尘中含有重金属可导致人体重金属中毒;③部分作业场所粉尘超标严重(最大超限倍数为18)。在粉尘浓度超标且存在矽尘情况下,催化剂生产粉尘可能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风险。同时叠加重金属可造成健康损害效应加重。

2催化剂生产性粉尘治理技术及效果

粉尘产生及超标的原因有:①投料、包装和磨粉工艺自动化、密闭化程度不高;②投料、包装和磨粉等作业场所未设置通风除尘设施或通风除尘设施效果不佳。针对上述原因,催化剂生产企业采取改革生产工艺、增设通风除尘等治理技术来降低作业场所粉尘的浓度。

2.1粉状物料密闭气力输送技术

原有的催化剂生产投料工序多采用人工手动作业,在投料、整理包装袋等作业过程中常产生严重的粉尘危害,同时人员接尘时间长易导致严重的健康损害。气力输送系统是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对具备实施气力输送方式的生产装置的投料工序,采用粉状物料密闭气力输送系统替代原先的人工手动作业,实现了整个投料工序的自动化、密闭化作业,大大降低了作业场所粉尘的浓度和作业人员的暴露时间。检测结果显示,治理之后矽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由治理前的7.5mg/m3降为0.3mg/m3。

2.2催化剂粉状产品密闭装罐车及呼吸阀除尘技术

催化剂产品的包装规格有多种,针对吨包产品(1000kg/包)包装时间长、粉尘浓度大的问题,采用粉状产品密闭装罐车实现产品包装的自动化、密闭化,同时为罐体呼吸阀设置了除尘系统,有效收集装车过程罐车粉尘的无组织排放。检测结果显示,治理之后氧化铝粉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由治理前的26.3mg/m3降为1.7mg/m3。

2.3大包重型料袋投料自动破除方法与自动破除器技术

有的生产装置使用大包重型料袋(1000kg/包)包装的原辅料且无法采用密闭气力输送系统,添加过程中需人工手动破袋,破袋瞬间会产生高浓度粉尘。采用重型料袋投料自动破除方法与破除器,实现破袋作业的自动化和人员的远距离操作,避免产生和接触高浓度粉尘。检测结果显示,治理之后其他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由治理前的13.5mg/m3降为2.6mg/m3。

2.4投料口吹吸式通风除尘系统

吹吸式通风除尘系统是指利用吹吸收罩形成的复合气流达到排除粉尘目的的除尘系统,具有风量小、粉尘控制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不影响工艺操作等特点。投料口小包物料(50kg/袋)投料时原有的非全密闭上吸式除尘系统不能完全收集粉尘并且容易使流经作业人员呼吸带的粉尘浓度增大。采用吹吸式通风除尘系统可有效收集粉尘并且可避免粉尘流经作业人员呼吸带。检测结果显示,治理之后氧化铝粉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由治理前的33.7mg/m3降为1.2mg/m3。

3结语

总之,生产性粉尘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有效的控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预防从业人员职业病发生。目前我国的生产粉尘处理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此,我们要针对目前粉尘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对粉尘防治工作的经验,改良我国粉尘的治理技术,完成粉尘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孙迪,武姗姗,李厚达.某石化催化剂企业粉尘危害现状调查分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6,16(10):25-27.

[2]何文雍,王玉珠.催化剂生产中金属粉尘对工人肺功能慢性影响的调查[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