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王春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王春娟

王春娟张凤莉

(扶风县人民医院陕西宝鸡722299)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分娩的产妇136例进行随机分配,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对照接受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与传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情况、临产时的疼痛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情况以及临产疼痛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效的降低产妇的焦虑情况和临产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护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25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妇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的提升产妇的护理程度,减少产妇的焦虑心情,减少产妇临产时的疼痛感,我们应该为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升产妇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服务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可以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36例分娩产妇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在进行研究之前要事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获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并得到书面知情同意书。将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36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产妇各68例。其中,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年龄(26.58±9.37)岁,孕周37~42周,其中有初次生育的人数44例,二次或二次以上生育的人数24例;对照组产妇的平均年龄(25.28±10.46)岁,孕周38~42周,其中有初次生育的人数41例,二次或二次以上生育的人数27例。两组产妇的孕周、分娩方式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服务方式。其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2.1产前护理

2.1.1产前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产妇进行交流沟通,要维护好与产妇之间的关系,要让产妇感到温馨,就像面对家人一样,护理人员要将医院的环境以及生产的相关注意事项详细的介绍给产妇,让产妇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医院环境。

2.1.2要对产妇宣传加强分娩和母婴护理等有关的知识,对其进行加强分娩和母婴护理等有关的教育

2.1.3为产妇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为产妇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定期的清扫病房,从而保证病房的洁净,定期的为病房通风,从而保证病房空气的流通,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产妇出现感染现象,尽可能的实现产妇提出的一切合理的要求,为产妇提供一对一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2.2生产护理

在产房里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关注产妇的情绪状态以及疼痛表现,对产妇进行安抚,同时要时刻监视产妇的各项生命指标和临床表现,如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告知医生,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2.3产后护理

2.3.1对产妇实施体位护理方法从旁指导产妇选取最为舒适的体位,并按时提醒产妇进行体位更换,以免出现褥疮现象。

2.3.2对产妇实施运动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鼓励产妇合理的进行早期下床运动,要进行适合产妇身体状况的运动,适当的进行体能锻炼,要时刻注意提醒产妇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引起伤口疼痛。

2.3.3对产妇实施沟通护理方法要与产妇进行实时的沟通,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防止产妇出现产后心理障碍等不良心理疾病。

2.3.4为产妇做好出院的指导工作,并告知产妇出院后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提醒产妇进行定期复查。

3.观察指标

我们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一些情况,观察两组的焦虑程度、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等级和护理满意度等。我们将产妇的焦虑程度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无焦虑、轻度焦虑、严重焦虑;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无疼痛或微感不适的0级,轻微疼痛或腰部出现轻微胀痛的1级,有剧烈疼痛感、影响正常睡眠、但尚在可承受范围内的2级,以及有剧烈疼痛感、影响正常睡眠、超过可承受范围内的3级。四个等级中,我们将1级、2级列为疼痛良好范围;将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使用100分制体现,分数越高,证明护理满意度越高,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总结,70分以下为不满意,70分~85分为满意,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

焦虑度=(严重焦虑+轻度焦虑)/总例数×100%

疼痛良好率=(0级+1级+2级)/总例数×100%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4.统计学方式

选用SPSS15.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护理质量评分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的数据对比;采用百分比或率(100%)表示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校验进行计数资料的数据对比;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经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严重焦虑的人数为20例、轻微焦虑的人数为32例、无焦虑的人数为16例,经计算得知:

对照组焦虑度=(严重焦虑人数20例+轻微焦虑人数32例)&pide;总例数68例×100%=76.5%;

观察组严重焦虑的人数为8例、轻微焦虑的人数为22例、无焦虑的人数为38例,经计算得知:

观察组焦虑度=(严重焦虑人数8例+轻微焦虑人数22例)&pide;总例数68例×100%=44.2%;

经调查发现,观察组的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经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妇的疼痛等级为0级的有11例,疼痛等级为1级的有34例,疼痛等级为2级的有21例,疼痛等级为3级的有2例,经计算得知:

对照组疼痛良好率=(0级人数11例+1级人数34例+2级人数21例)&pide;总例数68例×100%=97.1%

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等级为0级的有14例,疼痛等级为1级的有54例,疼痛等级为2级的有0例,疼痛等级为3级的有0例,经计算得知:

观察组疼痛良好率=(0级人数14例+1级人数54例+2级人数0例)&pide;总例数68例×100%=100%

经调查发现,观察组的疼痛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经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产妇对其护理非常满意的人数9例,满意的人数为31例,不满意的人数为28例,经计算得知:

对照组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9例+满意人数31例)&pide;总例数68例×100%=58.8%;

观察组的产妇对其护理非常满意的人数38例,满意的人数为26例,不满意的人数为4例,经计算得知:

观察组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38例+满意人数26例)&pide;总例数68例×100%=94.1%;

经调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讨论

产妇在分娩期内,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此时的产妇急需得到关爱与安全感。所以,作为产科护理人员,一定要尽可能的满足产妇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使其能够振作,自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产妇进行生产辅导,疏导其心理情绪,帮助产妇建立信心。人性化护理可以充分地体现护理人员的重要性,体现出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文静.不同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N].中国医药导报,2014,6.

[2]李亚玲.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