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语境下的建筑设计策略与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3

都市语境下的建筑设计策略与手法

王力

BuildingDesignStrategiesandTacticsunderUrbanContext王力WANGLi曰杨姣YANGJiao曰王冬WANGDong(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650504)(School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504,China)

摘要院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城市一直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在城市中的活动愈发多样,建筑的功能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而这些身处城市环境中的建筑,无论在设计还是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城市的影响。本文试图论述在面对都市现状、应对都市问题时,建筑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有了哪些转变,并结合案例对这些转变进行进一步阐释。

Abstract:Inthedevelopmentofhumanhistory,citieshavebeentheembodimentofsocialprogressingandeconomicdevelopmen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ocietyandhumanmaterialabundance,functionsandtypesofbuildingsaremoreandmorecomplicatedalso.Thesecitiesenvironmentconstruction,bothindesignandtheusingoftheprocesswillbeaffectedfromthecity.Thispapertriestodiscussinthefacingoftheurbansituation,copingwithurbanproblems,withwhichthetransformationstrategiesandmethodsforbuildingdesign,andcombiningwiththecaseforfurtherexplanationofthesechanges.

关键词院城市环境;策略与手法的转变;建筑设计应答Keywords:urbanenvironment;strategiesandtacticschanging;buildingdesignresponse中图分类号院TU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9-0107-031

对城市复杂环境的适应策略随着城市扩张与人口增长,高密度已经成为都市环境中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面对的首要都市特征。才密度环境是每个城市中的建筑都要面对的,建筑师们也根据不同的设计切入点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法。下面将着重探讨建筑师采取应对城市高密度的策略下采用的不同设计手法。

1.1高密度环境下开敞空间的营造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城市化一直是各发展中国家努力追求的目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入城市,城市中可用于建设的用地越来越少,除了少数具有历史价值的保护建筑,城市建成区内存在已久的拥有私属院落、花园的民居已荡然无存,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彰显着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成就。城市高昂的地价与地产开发政策共同作用,使得城市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新建的社区亦需要在有限的地块内制造更多的面积以求得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普通居民不得不放弃以前居住在低矮老宅中自家门前屋后小花园、小庭院的喜爱,茶余饭后乘凉聊天和老年人摆弄花草的空间都只能移到小小的阳台上。

面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渐渐消失的私属开敞空间,建筑师们试图帮助人们在居住空间中找回这样的体验。1967年蒙特利尔博览会中人居67(图1)住宅,开创了这种尝试的先河。加拿大及以色列裔建筑师萨夫迪(SafdieMoshe)通过不同面积户型的方盒子相互错落搭接,形成由下至上逐渐收进、相对松散的建筑形态,在盒子之间及顶部创造开敞空间,作为露台供居民闲适之用。露台不同于阳台,由于没有了顶棚的遮蔽,使空间更为开敞,光照充足,给居民带来更加亲近室外的感受。作为实体存在的盒子,由于使用15种相对统一的形态在搭接时采用比较松散随意的方式,使得这些室外空间能朝向不同方向开敞,增加了生活的趣味。

1.2对场地要素的选择性利用都市中新建建筑对场地周边文脉的尊重与呼应早已是当今建筑界的共识。然而由于组成城市的要素纷繁复杂且良莠不齐,对新建建筑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面对这样复杂的环境,建筑师必须选取那些较为有利的因素在建筑内予以回应,同时通过设计手段回避不利因素。位于中国上海市的衡山路12号酒店,正是在应对都市复杂环境较为成功的案例。

衡山路12号酒店(图2、3)由于地处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区内不但保留有大量殖民时期留下的法式建筑,街道两旁存在已久的高大绿色乔木也成为了这个区域具有代表性文脉特征。建筑师对保护区内林林总总的各项文脉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将沿街绿植作为引入场地的要素,采用体量满铺基地再从中部挖取中庭进行绿植的手法,在基地内找到了呼应城市文脉特征的要素,同时也满足了酒店自身对环境和私密性的要求。

2整合都市空间及景观的策略建筑的集中与人口的聚集是城市最为显著的两个特点。城市建筑由于功能的差异而形态各异,城市交通体系错综复杂,人的行为模式也千变万化。所有这些复杂因素交织在城市中,相比较一栋置身于荒野那样相对单纯的环境中的建筑,都市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要面对来自城市各方面的影响。为应对这种复杂的影响,建筑师通常会采用整合都市空间及景观策略使建筑能更好的和都市融合。下面对这种整合策略下为应对不同问题采取的不同手法进行分析。

2.1交往空间的垂直再现在现代主义盛行之后,城市规划和建筑界的态度也从当初热烈地追随渐渐转变为质疑。特别是CIAM所推行的隐藏着狭隘建筑观的理想主义式规划与建筑理念逐渐在实践中暴露出弊端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建筑师开始反思现代主义对城市复杂性的视而不见。在这种反思中,对城市公共空间在人们生活多样化促进作用的研究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城市中可供人们交往和休憩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面对当今城市高密度现状愈加显现,城市空间中传统街道、院落愈加珍贵,拥挤嘈杂的都市中缺少可供休憩和驻足交流的开放空间的现状正引起建筑师的思考和探讨,在建筑实践中对开敞空间的尝试也多了起来。

率先在建筑设计理论中提出相对完整的城市街道与建筑融合理论的当属“十次小组”。由于社会发展导致车辆通行在城市交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供人行走和驻足交流的城市空间受到挤压,对此“十次小组”主要成员史密森夫妇针对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四个功能分区所暴露出来的机械性和狭隘性,提出了“住宅、街道、区域、城市”四个层级的城市组成体系,将街道置于建筑与区域之间的概念足以看出“十次小组”对街道研究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十次小组”又提出“空中街道”的设想,设想在城市车型交通对街道空间挤占难以避免的现实情况下,将步行空间置于住宅的二层,通过走廊的连通使这样的步行空间形成网络,填补当时已经盛行的高层板式住宅与区域之间所缺失的“街道”层级,满足人们在其中行走及驻足交流的需要,希望藉此增加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随后的1966年建成的罗宾花园住宅(图4)中,“街道空间”的概念成为了现实。

然而由于这种街道脱离了地面,与城市必要联系的缺失导致缺乏传统街道多样性的缺失,建成的“空中街道”相比传统街道要冷清得多,然而这次实践并没有使“十次小组”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停滞,并且启发了很多后来都市建筑的实践。

在国内实践中,由斯蒂芬·霍尔主持设计的北京当代MOMA(图5)也通过把惯常置于地面的公共服务设施置于楼层中上部,并用类似“十次小组”的空中街道将这些公共服务楼层在楼栋间连接,试图以此建立在空中的公共交往空间。

2.2体量的拆分与消隐由于都市中人的生活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都市建筑的功能复合性所导致的使用者多样性也尤为明显。特别是对于城市综合体、城市博物馆、图书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由于其庞大的体量,通常情况下又建于城市中心位置,通常会成为与现有城市肌理不协调的因素,也容易对周围城市外部空间产生压迫。

“十次小组”成员坎迪里斯·琼斯·伍兹根据其对城市空间环境所做研究而创作的柏林自由大学综合教学楼(图6)可以称之为对大体量建筑对城市肌理顺应性的早期探讨。由于该项目身处城市现有区域,周围多为传统居住类型的小体量住宅,伍兹顺应这样的城市肌理,将原本集合于一个大体量的教学楼拆分成若干个大小不一的体量,呈网状松散的分布于校园中,着意在这些教学空间之间形成围合状的室外交流空间,在尺度上使得新建大学呼应于现有的周围建筑。这种对体量“拆分”的设计手法可以被认为是消解体量差异策略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城市用地愈加紧张的现今,这种手法并不易实现。

在德累斯顿萨克森州立图书馆(图7)中,设计师通过将作为图书馆主要功能的藏书区和阅读区全部置于地下,将体量硕大的图书馆消隐为一片广阔的校园公共绿地,地上仅保留两栋高度仅为18米的管理办公空间显示着图书馆的存在。在隐藏自身巨大体量的同时,在对城市肌理的顺应性和节地性方面都不失为一个成功的案例。

2.3外部统一与内部差异对不同类型建筑特点的表达对于都市中的新建建筑与现有建筑之间风格与形式的矛盾的探讨由来已久,新建建筑应该努力顺应现有肌理及城市风貌已然是业内大多是学者和设计师所倡导的,但也有一些设计师认为建筑的多样化正是对城市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对一致性的过分强调会束缚设计者对不同理念表达的自由,街道也会变得平庸无味。笔者认为在第三章、第四章中的衡山路12号酒店和艾默生学院洛杉矶中心可以作为对这个问题解决较为成功的案例在此进行对比。

在艾默生学院洛杉矶中心的设计中,设计师面对的则是娱乐业建筑自身对较为夸张风格的追求与周围建成环境协调统一的矛盾。设计师用一个规则的矩形方框作为“壳”套住夸张且随意的建筑形体,完美地解决了与周围城市环境协调与建筑对自身功能的外在表达之间的矛盾。

3以建筑为媒介治愈社会问题的策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矛盾也会在都市中丛生。由社会学者简·雅克布斯撰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就是以社会学的观点对规划师、建筑师和政府当局引以为傲大都市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都市滋生出的问题进行的批判。该书出版后造成的轰动也使得越来越多规划与建筑学学者关注城市问题。

在国内城市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体现国力与资本实力的宏大叙事性的建筑。这些建筑通常都由国家或实力雄厚的资本集团作为背景,自然在规模体量和技术手段上都有着强大的优势。然而,城市建筑从很大程度上说仍旧是为普通市民服务,这种受众群体与附加于建筑本体之上的宣扬式表达之间的矛盾正逐渐在城市中凸显出来。对此,国内一些敏锐的建筑师开始从建筑师本身社会责任与担当的角度反思建筑师的职责,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反思,开始了对建筑宏达叙事的批判及对个体与弱势群体的关怀视角,对建筑公民性的探讨和尝试。

由标准营造创作的“社会剧场”方案设计,可以称之为对建筑公民性表达的成功案例。通过将面积极为紧凑(14m2和22m2)的两种公寓集合为一体,在建筑体量下部挖出一个空洞贯穿整个建筑体量,洞内标高由两旁向中部低矮下去呈现剧场剖面的形态,供其中居民休憩交流之用。设计者着意将极为紧凑甚至是逼仄的居住空间与相对宽敞公共空间形成鲜明对比,探讨了高度发达的城市中社会底层居住与交往空间的新形式。有趣的是,设计者将“剧场”状的公共空间置于城市街道能够看到的高度位置,似乎也有意引起了城市对底层民众的关注。

由都市实践创作的南山婚礼堂(图8),也是对建筑公民性的充分表达。该建筑完全颠覆了日常政府对外服务办公场所的柜台式格局,将原本就充满神圣和幸福意味的婚姻登记空间脱离于政府办公的整体序列,单独建立在城市公园,同时在用地内设置供市民休憩交往的开放空间,使得婚礼堂在表达自身庄严圣洁的特殊气氛时与城市充分融合,将国人传统观念中在政府办事大厅内流程化的婚姻登记归还于世俗生活。

4结语通过对都市背景下不同的建筑案例进行研究和对比,试图揭示在城市这一复杂环境中,建筑可以通过运用哪些策略与方法应对来自城市的影响。特别是面对全球化、消费主义语境下城市快速发展导致建筑必须面对更多的挑战,笔者希望通过此文帮助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实践中停止在“风格”和“样式”之间迷茫地徘徊,探寻都市建筑的本质,建立能经得起推敲的建筑观,在都市建筑的实践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院[1]朱渊.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2]陈艺然.空中街道与史密森夫妇建筑实践[J].建筑师,2011(4).[3]刘晶晶.隐藏的艺术———德累斯顿萨克森州立图书馆设计[J].新建筑,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