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

万清秀

万清秀(延津县中医院河南延津453200)

【摘要】目的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的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成三组,分别为针灸组、针药组及中西药组,每组各20例患者。针灸组以阴经为主进行针灸治疗,针药组在针灸同时采取中药内科常规治疗,中西药组采取中西医内科的常规治疗。对三组患者进行同期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视觉模拟评分。结果针灸组、针药组患者肢体疼痛的缓解的优良率分别90%和85%,均明显优于中西药组(60%)(P<0.05);而针灸组与针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有明显疗效,早期介入治疗效果效果较好,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偏瘫肩痛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333-02

中风病在现代医学中可归属于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肩痛便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状。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脑血管病偏瘫肩痛的发病率为5%-8%,国外脑血管发病率为16%-72%[1]。肩痛不但对患者的上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还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对患者的生存和康复治疗造成了严重影响。据观察多数中风患者在偏瘫后的三个月内便会出现程度的肩痛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偏瘫侧的关节出现疼痛及运动受到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肢体的平衡于稳定。因此积极的治疗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治疗、恢复上肢的功能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意义。本文对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详细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1.1.1病例纳入标准

患者发病焦急,单侧肢体出现活动体力情况,无意识障碍;经过CT诊断确诊为脑血管意外;患者年龄在40-80岁之间;病程处于半年之内;发病后患侧关节疼痛感,甚至出现关节僵直、肿胀。

1.1.2病例排除标准

中风前肩关节存在疼痛感;神经障碍患者;合并有上消化道出现症状;合并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由其他血液病、脑动脉炎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患者。

1.1.3病例资料

选取60例2011年以来于我院就诊并通过MRI或CT确诊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以随机方式将以上患者平均分成针灸组、针药组及常规中西医组三组。针灸组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为40-68岁,平均年龄为(53±2.5)岁;病程为11-150天;13例脑出血患者,7例脑梗死患者;11例为左侧偏瘫,9例为右侧偏瘫。针药组20例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患者年龄为41-70岁,平均年龄为(55±1.5)岁;病程为13-145天;12例脑出血患者,8例脑梗死患者;10例左侧偏瘫,10例右侧偏瘫。中西药组20例患者中男8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42-71例,平均年龄为(48±4.2)岁;病程为14-148天;12例脑出血患者,8例脑梗死患者;9例为左侧偏瘫,11例为右侧偏瘫。对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对各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针灸组、针药组及中西医组分别为6.26±1.79,6.30±2.12,6.15±1.89,三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针灸组

本组患者单纯采取针灸治疗,主穴分别为内关、极泉、悬钟、通里、水沟、三阴交、足三里、涌泉;配穴按照经略辩证进行选取。其中循行手明阳经的疼痛部位加以针灸肩、曲池两穴,循经手少阳疼痛部位的患者加以针灸外关、肩髎两穴,循行手太阳部位疼痛的患者加以针灸后溪、肩贞两穴,循行手太阴部位疼痛的患者加以针灸列缺、肩前两穴。对于患有温、寒症的患者,可于足三里、关元两穴处进行温和针灸。使用毫针采取平补平泻的方法,于水沟穴进行针灸,针刺的强度为当患者的眼眶含泪为止;三阴交、内关、极泉等穴位的针刺强度以患者有麻或触感向指尖传导为止。其中不留针的穴位为极泉穴,其他穴位均可于得气后保持30分钟留针时间,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行针,每日进行一次治疗,共连续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暂停治疗2天休息,连续治疗四个疗程。

1.2.2针药组

采用同针灸组相同的刺法及取穴方式,并联合采用辩证分型法进行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方法为:对于淤血风痰、脉络阻痹的患者采用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处方为生白术、制半夏、天麻各10g,茯苓、香附各15g,胆南星、天竺黄各6g,酒大黄5g,紫丹参30;风痰上扰、俯实痰热的患者采用星蒌成气汤进行治疗,处方为生大黄、胆南星、芒硝各10g,全瓜蒌30g;风火上扰、暴抗肝阳的患者可采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处方为山栀、黄岑、天麻、桑寄生、杜仲、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各9g,钩藤12g,川牛膝12g,生石决明18g;血瘀气虚型的患者采取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处方为川芎、归尾、桃仁、斯隆、红花各3g,黄芪120g,赤芍5g。

1.2.3中西药组

采取单纯的中西医内科治疗,其中中医内科治疗同针药组辩证分型法相同,西医内科治疗为加压静脉滴注250ml的20%甘露醇对出现脑水肿和有脑压增高现象的患者进行治疗,从而降低患者颅压,此治疗每12小时进行一次,每日治疗2次,直至患者颅压得到控制为止;若需要对患者的高血压进行控制,则应每小时口服或鼻饲一片(10mg)长效心痛定,每日治疗2次,治疗时间按患者个人情况而定;使用20ml的脑神经生长素和250ml的0.9%生理盐水营养脑细胞,每日使用一次,共使用30天;其他常规治疗为维持电解质、水平衡。

1.3疗效判定[2]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方法对治疗疼痛的疗效进行判定,在标尺上截取一条10cm长的横线,横线为0的一端代表无疼痛,为10的一端代表剧痛,将横线分成等长的10等份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病人根据自身感受于横线上画出自身疼痛程度,其中优秀为0-2分,良好为3-5分,一般为6-8分,差为8分以上。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采用方差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所有的疗效评定、临床操作和统计分析全部由专门人员进行处理。

2.结果

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进行对比,针灸组与针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5),针灸组、针药组于中西药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针灸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针药组和中西药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2所示。

将针灸组病程在30天内与30-90天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病程在30天内、30-90天与病程在90-180天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表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针灸组206.26±1.793.16±1.69

针药组206.30±2.123.11±1.75

中西药组206.15±1.895.01±2.28

表23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例数优良一般差优良率(%)

针灸组201262090

针药组201072185

中西药组20386355

表3针灸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病程关系

病程例数优良一般差优良率(%)

<30天64200100

30-90天93600100

90-180天5032060

3.讨论

本文采取针灸法对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在对偏瘫后肩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单纯的针灸或针灸配合中药的方式明显比单纯的中西药治疗效果好,且前两种治疗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性。针药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未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可见在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时,针灸治疗起着主导作用。目前中风患者的针刺时效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本文研究显示,针灸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在病程早期尽早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或减少肩痛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为其康复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粟胜勇,邓柏颖,李扬帆,周恩华.针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及其全血黏度的近期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2):10-12.

[2]邓柏颖,李扬帆,周恩华,粟胜勇.针灸防治中风后偏瘫肩痛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12):815-817.

[3]聂文彬,刘志顺,赵宏.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4):25-28.

[4]李扬帆.针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D].广西中医学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