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门急诊儿科输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静脉留置针在门急诊儿科输液中的应用

陈丽霞王青兰

陈丽霞王青兰(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急诊儿科4111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179-02

【摘要】目的为了推广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儿科中的应用。方法笔者收集了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本院门诊儿科行留置针穿刺的患儿总数;阐述了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封管技术;比对了留置针和钢针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肿胀的例数,以及在使用留置针后家长满意度的逐步上升;记录了每个阶段中被动接受留置针人数和主动要求人数,从中看出,患儿家长接受程度和临床使用情况明显提高。结果应用留置针后,护理质量、病陪人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静脉留置针明显优于钢针,留置针的应用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门急诊输液患儿应用

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已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不但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在门诊儿科输液应用中解决了护士穿刺难、重复穿刺的问题,同时还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方便家长的照看,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病陪人满意度。为了推广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儿科中的广泛应用,笔者于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集了在本科行留置针穿刺的患儿,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情况、操作方法、封管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临床应用情况

2009年7月起,为避免钢针容易发生肿胀导致反复穿刺的缺点,我科决定对抢救、肥胖、腹泻、高热及6个月以内患儿使用留置针进行穿刺,穿刺前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详细介绍和比较留置针与钢针的优缺点,在得到家长的认可后再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通过半年来的观察比较发现护士的工作质量和病陪人满意度提高明显,结果见表1。

表1留置针与钢针的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穿刺成功数外渗人数陪人满意数

留置针组958952(99.3)1(0.1)942(98.3)

钢针组958947(98.8)148(15.6)734(76.6)

1.2家属接受程度和临床使用情况

自2009年科室决定推广使用留置针后,根据门诊输液病人的具体情况(即输完液后回家)和留置针使用的相关制度,科室立即制订了留置针告知书,内容包括留置针与钢针的优缺点、收费情况、留置针穿刺后家属的护理及穿刺后不能带管回家的重要性等,并要家属签字后再执行。起初考虑到费用问题只对重点病人如:病情危重、脱水、肥胖、6个月以内的患儿家长进行推广使用,家属最初有抵触情绪,主要是费用问题和不能带管回家,但在使用后真切地感受到了留置针穿刺后带来护理上的方便,以及基本上杜绝了因输液肿胀而导致的重复穿刺,从而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经过半年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接受留置针穿刺的家长明显提高,甚至主动要求使用留置针的家属越来越多,至2010年底我科使用留置针进行穿刺的人群已不受重点病人的限制,2岁以内的患儿基本上能做到钢针零忍受,其他人群根据具体情况而言。通过一年的观察比较家长的接受程度和临床使用情况提高明显,结果见表2。

表2家属被动接受与主动要求的比较

组别2009年7至12月份2010年1至6月份2010年7至12月份

留置针穿刺总量60027004500

被动接受514(85.6)1380(51.1)1178(26.2)

主动要求86(14.4)1320(48.9)3322(73.8)

2操作方法

2.1操作前准备:材料采用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3M透明贴,准备专门的小儿静脉穿刺室,保证光线充足,调节合适的室温。穿刺护士安抚患儿,消除恐惧感,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哭闹。对不合作患儿在可能的情况下,让患儿家属回避,由其他护士协助固定好患儿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再交托家属,以避免家属给操作者造成心理压力。操作护士保持平稳心态,充满自信心,尽量做到一次成功,减少患儿的痛苦,避免留置针的浪费,从而发挥留置针的重大作用。

2.2血管的选择:留置针输液宜选粗、直、富有弹性、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静脉。头皮静脉可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上肢前臂桡、尺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等,营养不良患儿可选腋下静脉、腹壁静脉[1]。较大的患儿可选择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留置,也可选择桡静脉,必要时使用夹板固定;学龄患儿一般不选择足部的静脉留置,首选手背静脉。在上述血管都难以找寻到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颅骨缝间静脉、颈外静脉。

2.3穿刺技巧: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应用安多福消毒液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面积要足够大,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消毒,直径范围在8-10cm[3]。取出留置针,用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Y型管一端的肝素帽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松动时避免上下拉动,以免损伤导管,使套管在上,针翼在下,取下针尖保护套,左手固定穿刺部位,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上食指在下捏住导管座和针翼部分,穿刺点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以15~30°角进针直刺静脉。穿刺角度较头皮钢针稍高,避免角度过低损伤导管及静脉外膜;进针速度宜慢,以免刺破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cm-0.5cm,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使血管成一直线,操作者右手持蝶翼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送管要及时,动作要轻、稳、快,并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害血管。技术熟练后可采用单手送管法,单手送管法解决了护士单独值班时无人协助的难题,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及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单手送管方法为:见回血后再进少许,左手、不动,右手拇指指腹顶住外套管针座,食指协助,向血管内送软管,将软管全部送入后,左手固定针座,右手拔出针心,打开调速器;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在敷贴上写明留置日期和时间。

3封管技术

3.1封管液的选择:封管用0.9%生理盐水5~10毫升封管,8小时一次。对没有脑出血、出血性疾病、高凝血状态的患儿,用每毫升5~25单位的肝素钠盐水封管,是安全的,可减少堵管的发生。

3.2封管方法:曹忆妹等[4]认为,封管时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较推注完后再拔针(针头插入套管针内3~5mm),堵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下降17%),“因为封管针头若全部插入套管内,封管液推注完后再退出针头,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套管内,导致凝血堵管”。张家荣等[5]通过分组观察后指出,由于肝素帽橡胶致密度极强,退针时容易将封管针头一下退出套管外,达不到正压封管的目的,易造成堵管,“而只将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封管液,则不会引起负压封管,使留置时间延长”。封管时用稀肝素钠盐水2~3毫升,头皮针斜面在肝素帽内均匀缓慢地推入1.5~2毫升,左手同步将小夹子夹在延长管前端与留置针柄交接处,余0.5毫升边退边推全部,拔出头皮针完成封管至次日输液。一般肝素帽及头皮针的容量为0.6毫升,以2~3毫升封管液进行封管,已能有效地冲尽留置针内残留的药物。

4小结

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儿科输液中的广泛应用在减轻患儿痛苦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医院的成本,有效缓解了护士因反复给患儿穿刺所致的与家长的冲突,降低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交流,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思竟.系统解剖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

[2]许波.静脉留置针在儿童输液室的应用[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5.

[3]曹忆妹,陈妙娟,王九花,等.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封管技术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714-715.

[4]张家荣,李翠芳,吕义荣,等.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