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

李康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奇台县供电公司新疆昌吉831100)

摘要: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在关于线损异常台区问题上,相关部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线损异常不仅影响社会正常进行,还造成了极大的电能损耗,对人们正常用电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管理

前言

台区线损是供电公司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供电公司的管理水平。低压台区涉及的电网结构和用户性质都非常复杂,台区线损管理难度非常大。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覆盖建设和智能电能表的推广,台区线损的统计、分析和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概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了台区公变关口计量点和该公变下所有用户电量信息的自动、同步采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可以自动计算该台区的实时线损率,按日和月统计台区线损率。杜绝了人为统计的影响,使台区线损统计更准确、科学。台区线损率=(公变关口电量-Σ配变台区低压用户电量)/公变关口电量×100%。一般认为台区线损率在0~10%之间为正常情况,在此范围之外为台区线损异常。台区线损率异常包括线损率超大和为负两种情况。为全面管理台区线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还自动统计台区线损正确可算率。台区线损正确可算率=线损正常台区数/台区总数×100%,可分日、月来统计。

2台区线损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相应的各类问题也由此伴随而来,特别在低压电力市场营销环节,由于受到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虽然各级供电公司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低压线路进行改造建设,但是由于低压用户群体数量庞大,并且变化频繁,目前台区线损管理中普遍存在户变关系不清、抄表质量不佳、窃电、计量故障等管理原因导致的线损异常现象;同时也存在迂回供电、远距离输电、供电半径过大、导线截面过小、线路超载、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变压器空载和轻载等技术原因导致的线损异常现象。另外,由于各地在用电结构、用电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信息化程度存在差别,导致在台区线损管理方面的新技术应用、无功优化、台区改造等投入的资金和力度不同,从而使得各地的台区线损管理效益和线损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3信息技术于台区线损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3.1管理体系不完善

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在15个工作日内,对所有用电新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需要对台下用户的相关信息及用电需求信息等方面进行合并与更正,但是,台区线损管理操作仍以人工为主,其工作效率及信息采集效率相对降低,直接影响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落实与调整。例如,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用电量信息采集,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人工抄表与信息统计,极容易出现漏记、信息失真等情况,严重影响用户信息的收录与整理。此外,供电服务与供电营销之间缺少信息沟通,其线损管理并不能将线路状况、用电指导等相关信息落实到用电营销系统中,降低了台区本身的用电负荷率,直接影响割接工作的落实与开展。

3.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量缺失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过GPRS通信信道,利用采集终端采集电能表的数据。假如主站程序缺陷或程序升级不当,会造成批量数据缺失。采集终端(包含公变和用户侧采集终端)故障、通信信号问题等均会导致电量数据缺失。采集终端和电能表之间通过485线连接,如接线工艺不过关,会造成数据无法采集,致使台区线损异常。

3.3无法及时发现现场户变关系的变化

在实际工作中,供电公司配网部门为保障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可靠性,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等负荷加重期间经常对变压器所带用户进行调整,使得台区实际供、售电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导致线损计算与现场实际不一致。

4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措施

4.1完善信息化台区线损管理平台

在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台区线损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对线损基础信息数据库、考核单元、用电量考核、线损统计、线损异常故障、线损信息备份及线损应急预案等角度进行综合调整与构建,这是完善信息化台区线损业务模块的关键性工作。①信息化台区线损管理,需要成立基础信息数据库模块,对用户信息、供电信息、线损信息及线损电量、单位时间内累计线损率等方面进行综合收集与整理,在注重电子档存储的基础上,对线损基础信息进行结果统计,以成立统计表的方式,对台区下新用户、老用户的用电信息、供电信号、线损异常波动等方面进行集中化采集。②从线损异常故障类型差异化处理的角度,将不同的线损故障发生概率进行分类统计,以此获得相对准确的线损故障集中区,以此提高台区线损管理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例如,可以建立单元考核、电量考核机制的方式,对供电网络的拓扑关系、用户用电情况、售电量、用电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与调整,以此实现供电营销系统、线损管理平台、供电服务的一体化发展。③信息化台线损管理平台的构建,是从线损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应用、管理标准等方面进行技术化、服务化、一体化转型,以此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下的台区线损管理质量提升。

4.2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运维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日均数据采集成功率在99%以上,才能有效支撑台区线损的计算。先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判断故障原因,排除由于系统原因引起的电量数据缺失情况,再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维护。每日对数据未上报的采集终端逐个进行分析,加强各类采集终端的维修,对数据采集不稳定的采集终端进行改造。涉及采集终端通信模块故障的,更换通信模块。对采集终端所处位置通信信号差或无信号区域,可通过延长天线或联系移动运营商加强信号来解决。检查采集终端与电能表485线接线情况,确保两者之间的485线连接准确可靠。

4.3对季度、年度存量高损线路、台区进行治理

编制年度存量高损线路、台区治理计划,按照市局要求:季度按20%、60%、85%、100%的完成率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落实降损措施,年底前实现完成高损线路线和高损台区处理率100%的工作目标。针对市局每季度下发增量产生的高损线路及台区名单,分局按照先高后低、先易后难的顺序“精准”降损,要求线损率超40%的下降至30%以下;大于30%且小于40%的下降至20%以下,当线损率下降后,下一阶段将再次列入更低的降损名单中,实行由高至底降损的逐级管控,突出优先处理高损部分。还可推进“日线损”“周线损”管控。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档案信息及统计分析功能,使计量自动化系统覆盖区域线损正确统计分析,通过“日线损”“周线损”工作的开展,加强线损动态监测与分析,提升线损异常管理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

总结

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搭建、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调整等方面进行分析,注重台区线损管理跑平台的完善及抄表工作落实,在采集设备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完善台区线损管理机制,可进一步强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价值。最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完善,需要从数据丢失、供电信息采集及相关数据完整性等方面进行管理,这对优化线损管理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敏.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鹿钦红,刘毅.台区线损异常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5):36.

[3]刘畅.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原因分析及治理[J].河北电力技术,2016,35(2):45-47.

[4]王毅.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6(45):12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