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如何进行社区儿童健康维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全科医生如何进行社区儿童健康维护

罗义垚

罗义垚(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二戈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5000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对于儿童的保健需求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也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对于全科医生如何进行社区儿童的健康维护主要有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以及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这三大内容,本文对此三个内容分别阐述。

【关键词】全科医生社区儿童健康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15-02

世界卫生组织将儿童定义为1~18岁的人群,儿童在从胎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发展到学龄儿童,其身体的形态、生理以及心理上都会有不断的变化,这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奠定身心健康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免疫功能并没有完善,并且心理没有成熟,缺乏独立生活和保护自己的能力[1]。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会表现出不同特点,在不同的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各有不同,所以相应的儿童健康维护内容也不相同。

1胎儿保健

1.1胎儿保健的目的和意义胎儿的健康和良好的发展是围生医学的理念指的是对于母体子宫内的胎儿和分娩出断脐之后形体独立的新生儿。胎儿与新生儿具有相同的特点,其在生理上都有很多种功能没有发育成熟,都比较脆弱,会受到内外环境中的高危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胎儿发病,病变甚至迅速恶化,导致死亡。加强胎儿期保健的目的是降低围生期胎儿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

1.2孕妇方面的危险因素低于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者是大于35岁的,对于胎儿的不利影响主要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唐氏综合症等等。高龄初产妇发病率会比较高,同时升高小于145cm的孕妇或者是骨盆狭窄的孕妇容易出现难产。如果孕妇有妊高症或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以及吸烟、喝酒、吸毒不良嗜好就会使得胎儿宫内生长比较缓慢。

1.3胎儿方面的危险因素对于胎儿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多肽、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畸形等。如果孕妇羊水过少就会出现胎儿肺以及肾发育不全,羊水过多就会出现胎儿神经管开放畸形、宫内缺氧、胎位异常等等。

1.4高危因素处理原则妊娠的危险因素有很多种方面,相关研究表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在10%~15%之间。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保健预防措施。需要进行早孕登记来确保妊娠的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确诊为高危妊娠的患者需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和监护以及严密观察,尽快消除危害[2]。

2新生儿保健

2.1保健要点新生儿的保暖措施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室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在18~24°C之间,室内的湿度需要保持在50%~60%之间。在冬天周围环境温度如果比较低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新生儿的体温不升,这样就会影响到其血液循环以及代谢情况。②注意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干燥,新生儿在大便之后需要用温水清洗臀部,还需要给新生儿经常洗澡,在脐带还没有完全脱落的时候不要弄湿脐带。③经常变换新生儿的体位,采取俯卧位对新生儿的呼吸功能最有益。

2.2预防感染新生儿需要避免交叉感染,所以亲友要减少探望。对于有皮肤病后者是消化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不能够靠近和接触新生儿。患有此类疾病的亲人在接触新生儿时需要戴好口罩并且洗手,不能对新生儿咳嗽。

2.3感知觉刺激新生儿在出生以后的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都发育的比较好。所以新生儿在重生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感知觉刺激,对新生儿说话、唱歌、微笑,让新生儿的目光被吸引住,并且抚摸新生儿的全身皮肤。

2.4保健措施对新生儿家庭访问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保健措施。家庭访视能够早期发现新生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或疾病情况,对其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全科医生需要对本社区或者是本团队所管辖的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在访视的实惠需要建立访视卡,每次访视的结果都需要记录在内。在对新生儿进行体检的时候全科医生需要洗尽双手[3]。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是最容易发病的阶段,所以在护理时需要做到最恰当的喂养和护理,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发生一系列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3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

需要建立好儿童保健册,并且给儿童提供定期的健康体检或者生长监测服务,做到正确的评估和指导。全科医生需要对儿童进行定期的检查,同时开展体格发育和健康情况的评价,提供婴幼儿的喂养和口腔卫生行为指导。全科医生需要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育情况提供相应的心理行为发育咨询的指导。还需要开展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以及转诊的相应工作,对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专业指导。全科医生需要开展儿童五官保健服务。还需要采取一些综合措施来预防儿童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虹,林艳,姜海萍,等.深圳儿童保健社区服务现状分析与措施[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26(06):89-90.

[2]富振英,贾凤梅,何武,等.我国5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贫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营养学报,2003,9(3)37-38.

[3]金春华,杨慕兰.新世纪城市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04,9(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