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Flash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对比剂应用的优化方案研究

/ 2

双源CTFlash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对比剂应用的优化方案研究

张杰王雪牟富丽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Flash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对比剂应用的优化方案。方法将疑诊为肺动脉栓塞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35、40、45ml对比剂,注射速度5.0ml/s,行双源CT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并对肺动脉图像质量等进行评价。结果B组的40ml对比剂联合30ml生理盐水成像效果明显,综合指标优于A、C两组。结论40ml对比剂联合30ml生理盐水,不仅成像效果满足图像要求,而且减少对比剂使用量,降低成本,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双源CT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造影剂

肺动脉栓塞(PE)发病突然,死亡率高,CT肺动脉成像(CTPA)是检查本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1】。随着CT扫描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必须深刻认识合理使用对比剂在CT扫描中的重要性。对比剂在头颈部血管的优化方案已经得到很好的认识,然而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本实验主要探讨第二代双源CTFlash模式行CTPA的扫描方案,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疑诊为PE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20人,其中A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56.3±4.2);B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55.4±3.8)岁;C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55.6±4.3)岁。

1.2检查方法

1.2.1仪器与对比剂采用西门子公司的第二代双源CT;肺动脉成像采用Flash模式;双筒高压注射器;350mgI/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

1.2.2检查方法A组:35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B组:40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C组:45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注射的速度均为5.0ml/s。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身体自然,双手放于头上,扫描依次从脚到头,扫描的范围局限在肺尖至膈顶,选择气管隆突水平肺动脉主干作为检测的兴趣区。

1.2.3扫描参数Flash模式:主要有两个球管,其中A球管视野50cm,B球管视野33cm,球管夹角94。,扫描为自动扫描且曝光剂量调节为自动曝光,管电压80-100KV,管电流70-150Ma,准直0.6,螺距3.0,球管旋转0.28s/r,原始重建厚度1.0mm,重建间隔0.7mm,重建算法B30f。

1.3图像评价方法多名影像诊断副主任医师使用双盲法进行分析,最终统一意见。所有CT图像传送至后台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技术图像处理。①图像客观评价:首先判断患者中央及外周肺动脉有无栓塞,然后测定以下4种血管的CT值【2】:肺动脉干、S1段肺动脉、S10段肺动脉、上腔静脉。测定血管的管腔直径,左右两侧肺动脉取平均值,所有部位的CT值>250HU为满足要求。②图像主观评价:应用5分法对肺动脉进行分级;对上腔静脉硬化伪影进行分级:0级,未见明显伪影;1级,可见部分伪影存在。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2±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组患者均通过CTPA检查,确诊的肺栓塞例数分别为8例,5例,7例。A组的肺动脉干平均CT值为(313.7±104.7),SVC值为(354.8±163.5);B组的肺动脉干平均CT值为(327.7±112.5),SVC值为(567.6±228.4);C组的肺动脉干平均CT值为(374.2±132.5),SVC值为(765.8±348.6),3组患者的肺动脉平均CT值均大于250HU,A组所测值均低于B、C两组(P<0.05),B、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3组肺动脉评分分别为(4.36±0.64)分、(4.92±0.65)分、(4.88±0.52)分,从结果可知,B、C评分高于A组,且B组为三组中得分最高的一组。3组患者的上腔静脉硬化伪影分级,0级和1级的人数分别为:A组0级18人,1级2人;B组0级16人,1级4人;C组0级10人,1级10人。从统计数据可知,C组的伪影最多,A组的伪影最少,A、B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CTP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如今临床诊断PE的主要诊断方法。CT技术应用临床已多年,由最初的16排、64排型号发展到现在的双源CT,其扫描的速度越来越快,检查时间缩短,于是对检查所用对比剂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原先的对比剂,已不能适应于最新的CT扫描仪。临床上已用的对比剂方案大多是根据临床影像医务工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而来,缺乏科学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于是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对比剂的使用量,分析了各使用量的图像效果,最终为广大影像医务工作者提供对比剂合理优化的方案。

肺动脉的强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对比剂的量和注射速度对肺动脉强化的影响。早些年使用的64层螺旋CT的对比剂使用量就已经达到了50ml,如今的双源CT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时间缩短,对比剂的使用剂量也减少。本研究的3组患者,分别使用35、40、45ml3种剂量进行研究,注入对比剂时每组伴随注入30ml的生理盐水,观察残留在上肢静脉和SVC的对比剂含量,适当延长注射时间,可以提供肺动脉一致性的强化【3】。实验中,40ml的对比剂可以满足医务人员对诊断图像的要求,对比剂的使用剂量较以往降低,不仅减少了对比剂在患者体内的驻留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而且降低了成本【4】。血管的强化程度主要是取决于每秒通过血管横断面的碘含量,一定的注射速度,可以提高单位时间的碘含量,本实验选择的注射速度为5.0ml/s,其强化程度高,有利于时间延迟的把握。良好的肺动脉图像可准确的反映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情况,实验中,A组的肺动脉CT平均值低于B、C两组,反映35ml的对比剂在观察患者肺动脉显示上不能满足医务人员对诊断图像的要求。在分析SVC硬化伪影时,C组伪影量最多,有少量的对比剂残留于血管腔内,反映对比剂的量使用过大,40ml对比剂符合成像要求。

综上,通过3组对比剂使用剂量的对比,40ml对比剂联合30ml生理盐水,可以满足影像学图像诊断要求,而且减少了对比剂的使用量,降低了检查成本,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彭可雨,阮兵,梁汉欢.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05:59-61.

[2]贾飞鸽,彭珂文,汪春荣.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06:40-43.

[3]贾飞鸽,彭珂文,汪春荣.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06:40-43.

[4]邱建中.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0:71-72.